威縣職教中心成立于1994年,是我縣一所省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學校位于縣城東2公里,占地100畝。校園內花團緊簇,綠樹成蔭,教學樓、實驗樓、學生公寓等硬件設施齊全,相關配套設備完善。
威縣職教中心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校長胡慶君的帶領下,團結全校教師職工,按照“以市場為導向,以區域經濟為依托,以服務三農為中心,以規范管理為保障,以改革求發展,以質量創效益”特色辦學理念,創設技能專業、創新課程體系、創新教學模式等,突出創新育人才,取得了良好的職教成果,實現了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豐收。幾年來,累計向社會輸送合格畢業生11302名,培訓各類技術專業人才21000多人(次)。
結合實際 創設專業
威縣職教中心在專業建設中,每增開一個專業,都要經過反復調查論證,使之與當地經濟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和勞動力市場變化的需要相適應,與社會人才的需求相一致。近年來,學校根據當地的市場要求,結合師資和設施配備情況,開設了“計算機應用”、“全能焊工”、“紡織服裝設計與制作”、“畜牧獸醫”、“社區醫學”、“電工電子”等專業。其中“計算機應用”、“全能焊工”是職教中心的骨干專業。各專業均有較為雄厚的師資,齊全的實訓設備,培養出的畢業生均具備本專業的技術特長,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
隨著職業教育多元化發展,職教中心不斷改革辦學模式,以中等職業教育為龍頭,以成人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為側翼,開展多層次辦學,積極拓寬辦學渠道。加強校企聯合。2005年該校與山東省聊城工程技術學校簽訂了聯合辦班協議,為其開設數控機專業,采取1+1形式即第一學年在職教中心專門學習理論課程,第二學年到聊城工程技術學校專門學習實際操作,畢業后由聊城工程技術學校負責定向安排就業。2006年該校與山東荷澤大成職業學校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為其開設全能焊工專業,學生畢業后由其負責安排就業。2006年與威縣安監局達成特種行業培訓協議,主要培訓全縣內三危行業的從業人員。2006年與河北馨帛紡織集團、河北龍騰制衣有限公司等多家棉紡、棉織企業簽訂了聯合辦班協議,為其培養紡織、服裝設計與加工技術工人,并由其負責安排就業。還開設了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中專班,并與聯辦學校簽訂了畢業生安置就業協議,實行產教結合、校企結合、校校聯合,既為學生提供了實踐場所,服務了教學,又為學校增加了收入,也為學生的就業提供了保障。
因才施教 創新課程
該校堅持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的職教觀念,十分重視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的改革,走“寬基礎、活模塊、重個性、重能力”的課程改革之路,以“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具有綜合職業能力的專門人才”為目標,以就業為導向,建立新的適應市場經濟和技術進步的課程體系。一是改革課程結構體系。二是按照精選、更新、充實、提高的原則,改革課程設定和教學內容。三是以能力為本,加強實踐操作課程。為了使教學改革有成效,學校成立了以主管校長為組長,教務主任、教研組長、學科帶頭人為組員的教學改革領導小組,根據學校整體教學改革目標及各專業培養目標和專業特點,以“寬基礎、活模塊”課程模式為主要依據,2003年以來,對計算機應用等專業進行了課程設置模塊化、課程內容綜合化的改革,建立了新型的課程體系。2004年各專業將普通話、就業指導等確立為必修課,書法、應用文寫作等確定為選修課,選修課的開設為學生個性化發展和提高綜合素質提供了條件。
在教學改革方面,2004年職教中心對“社區醫學”、“畜牧獸醫”、“計算機應用”試用了“實踐教學法”,根據專業注重技能操作的特點,調整課時比例,開設實驗實習基地,操作課時占2/3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和社會效果。2005年,該校又進行“實用教學法”改造,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到企業進行實習,在實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后,再回到學校進行重新學習,在實習中找到學習的差距,在學習中彌補應用能力的不足。通過這些措施,學生的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精選教材 改革教法
為了保證職教中心與全國其他職業學校在培養目標和基本教學規格方面的一致性,該校無論是在文化課教材的選用上,還是專業課教材的選用上都采用經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教材審定委員會通過的國家十五規劃教材,嚴格執行教育部新頒布的教學大綱。教輔讀物和練習冊也一律選用與教材配套的由正規出版社出版發行的出版物。所有教材均從省職教處教材科購取,從不使用其他教輔材料,從不亂收費,給學生和家長造成負擔。學校一直按照省市有關教育行政部門的規定選用教材,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主管校長為副組長,教務主任、年級組長為成員的教材選用領導小組,根據各專業特點,認真選用教材,以教育部規劃的教材為重點,進書渠道正規,保障了教材質量,滿足了教學活動的需要。同時,還自編了《社交禮儀》、《青少年健康教育》等教材及技術培訓教材。由于教學管理嚴格,教學研究落實有效,學校的教學質量逐年有較大提高。
密切縣情 活躍培訓
近年來,該校積極配合有關部門,主動服務大局,承擔了威縣初、高中新老師崗前培訓、教師新課改培訓、新技能培訓、職稱計算機培訓、公務員計算機技能培訓、扶貧就業培訓、初三分流生就業培訓等。并根據用人單位需求,對上崗人員進行了崗前技能培訓和禮儀培訓。2003年以來他們先后與天津市鑫山家俱有限公司、青島天明制衣有限公司、青島食品包裝部門、深圳富士通公司、昆山市勞動局等建立了聯合培訓關系,全員培訓各類人才6700多人次。
同時,學校以服務“三農”為宗旨,狠抓農業、畜牧等技術人員的培訓,結合農業局、畜牧局、林業局等分期分批開辦專業技術人員培訓班,并充分發揮學校科技優勢,在高公莊鄉建立起“蔬菜大棚種植技術培訓基地”,在第什營鄉圣佛堂村建起“大棚養雞技術培訓基地”,在方營鄉油坊村建起了“優質葡萄種植技術培訓基地”等,該校充分發揮科技示范作用,進行推廣,傳授實用技術,在全縣各村進行科技下鄉活動,僅去年一年就舉辦各種培訓班、講座100余次,推廣新技術20項,播放科技電影80部,扶植示范戶300戶,培訓骨干農民3000多人,發布致富信息1500多條,使15000多名群眾受到益處,平均年收入提高了近千元,使農村經濟獲得可喜發展。
威縣職教中心現有教職工100余人,其中高級教師8人,中級教師42人,教師隊伍素質高、業務精、教學經驗豐富,能勝任各學科、各專業教學工作。學校領導班子團結、精干,是一個富有戰斗力、凝聚力的團體。近年來,隨著學校的不斷發展,學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教學成績逐年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威縣職教中心下設中專部、綜合高中部、初中部
中專部
現開設數控技術應用、焊接、幼兒教育、計算機信息管理、電工電子五個專業,有在校生500余人。各專業均有高素質的專業教師,并配有相應的實訓基地。
綜合高中部
實行雙學籍制,即新生入學后可注冊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雙學籍,一年后,可根據個人情況選擇走普高升學或對口升學的路子。
初中部
另外,我校還承擔著九年義務教育的任務,開設了初中班。現有九個班,在校生500余人。
威縣職教中心全體教職工真誠歡迎各位有識之士到職教中心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