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早報記者在季風書園陜南店看到,書店正門口擺放著一堆《小團圓》,每隔幾分鐘就有讀者毫不猶豫地取走一本。記者在收銀臺等候結賬時,前面六七位讀者有一半手中拿著這部小說,有一位女性讀者甚至一人購買了四本。
盡管受到盜版的困擾,但這絲毫不影響《小團圓》正版的暢銷。昨天下午,早報記者從季風書園陜南店得知,小說是昨天才開始上架的,半天內就已賣出100多本。同樣的熱情也在上海書城上演,這樣一部純文學小說也在半天里賣出300多本。而當當網和卓越網上的網購數量更是喜人。這樣的閱讀熱情只有當年的“哈利·波特”系列才可媲美。早報記者從十月文藝出版社得知,由于每天都收到書店的訂單,首印10萬冊已經清貨,上架不到一周《小團圓》即將加印。
下周四,《小團圓》研討會暨發布會將在北大舉行,本次活動將邀請到張愛玲文學遺產執行人宋以朗、即將面市的《張愛玲全集》主編止庵、張愛玲研究專家陳子善等到會。宋以朗將在發布會上揭秘《小團圓》背后的故事。在《小團圓》中文簡體版出版之前,關于小說和張愛玲的“流言”滿天飛,不少媒體和讀者都用以訛傳訛的口氣,揣測發生在張愛玲身上的奇聞軼事,這讓不少“張迷”和“張學”學者十分不滿。現在,《小團圓》終于見天日了,但愿讀者不要被誤導,或戴著偷窺的眼鏡去讀這部小說,還是把《小團圓》當作一部普通的張愛玲的小說來讀吧。
季風書園陜南店里,購書者在翻看《小團圓》。早報記者 趙靜 實習生 趙準立 路莉莉 圖
《小團圓》后記中列出的部分手抄本
不過,《小團圓》肯定不是張愛玲的后一部遺作,每隔幾年就有張學研究者從故紙堆里找出張愛玲的只言片語,更何況《小團圓》也不是張愛玲自傳小說。繼《小團圓》后,臺灣皇冠出版社近日確定出版張愛玲另一部英文自傳小說《易經》(TheBookofChange),中、英文版將同步上市,遲在明年張愛玲逝世15周年時推出。據介紹,《易經》共60萬字,是張愛玲用英文寫成的,但目前大的出版困擾是要找到適合的譯者。據悉,《易經》其實就是《小團圓》的前身、原型。上世紀60年代,身在美國的張愛玲希望在異鄉重起爐灶,以自己的回憶為主軸寫長篇英文小說。考慮讀者的閱讀習慣,后她把書一分為二,分別是寫她童年的《易經》和少女時期的《墜落之塔》。然而她在美國的知名度不夠,遲遲找不到出版社出版。1975年,臺灣作家朱天文父親朱西寧寫信給張愛玲,表示打算根據胡蘭成的說法為她寫傳記。張愛玲情急之下,匆匆將英文版《易經》的內容改寫成中文版《小團圓》。
學者李歐梵不久前在香港大學舉辦的“停不了的"張"力:從《小團圓》再看張愛玲”文化論壇上也指出,他是看過《易經》手稿的少數幾個人,他認為《易經》比《小團圓》寫得更好、更得心應手。
中文簡體版《小團圓》
◎ 《小團圓》前言 “我身為張愛玲文學遺產的執行人,一直都有在大學、書店等不同場所舉辦關于張愛玲的講座。每次總有人問我那部未刊小說《小團圓》的狀況,甚至連訪問我的記者也沒有例外。要回應這些提問,我總會征引張愛玲在1992年3月12日給我父母寫的信──隨信還附上了遺囑正本。”(宋以朗)
相關書信:
張愛玲1975年7月18日
這兩個月我一直在忙著寫長篇小說《小團圓》,從前的稿子完全不能用。現在寫了一半。這篇沒有礙語。……我在《小團圓》里講到自己也很不客氣,這種地方總是自己來揭發的好。當然也并不是否定自己。
張愛玲1975年8月8日
《小團圓》越寫越長,所以又沒有一半了。
張愛玲1975年9月18日
《小團圓》因為醞釀得實在太久了,寫得非常快,倒已經寫完了。當然要多擱些天,預備改,不然又遺患無窮。……這篇小說有些地方會使你與Mae替我窘笑。但還是預備寄來給你看看有沒有機會港臺同時連載。
張愛玲1975年9月26日
《小團圓》擱了些天,今天已經動手抄了。我小說幾乎從來不改,不像論文會出紕漏。
張愛玲1975年10月16日
《小團圓》好幾處需要補寫——小說不改,顯然是從前的事了——我乘著寫不出,懶散了好幾天,馬上不頭昏了。看來完稿還有些時,好還是能港臺同時連載。……趕寫《小團圓》的動機之一是朱西寧來信說他根據胡蘭成的話動手寫我的傳記,我回了封短信說我近年來盡量de-personalize讀者對我的印象,希望他不要寫。當然不會生效,但是這篇小說的內容有一半以上也都不相干。
張愛玲1975年11月6日
《小團圓》是寫過去的事,雖然是我一直要寫的,胡蘭成現在在臺灣,讓他更得了意,實在不犯著,所以矛盾得厲害,一面補寫,別的事上還是心神不屬。
張愛玲1975年12月21日
《小團圓》還在補寫,當然又是發現需要修補的地方越來越多。
張愛玲1976年1月3日
《小團圓》因為情節上的需要,無法改頭換面。看過《流言》的人,一望而知里面有《私語》、《燼余錄》的內容,盡管是《羅生門》那樣的角度不同。
張愛玲1976年1月25日
《小團圓》情節復雜,很有戲劇性,fullofshocks,是個愛情故事,不是打筆墨官司的白皮書,里面對胡蘭成的憎笑也沒像后來那樣。
張愛玲1976年3月14日
《小團圓》剛填了頁數,一算約有十八萬字(!),真是《大團圓》了。是采用那篇奇長的《易經》一小部分——《私語張愛玲》中也提到,沒舉出書名——加上愛情故事——本來沒有。下星期大概可以寄來,副本作為印刷品,恐怕要晚一兩天到,不然你們可以同時看。
張愛玲1976年3月18日
昨天剛寄出《小團圓》,當晚就想起來兩處需要添改,沒辦法,只好又在這里附寄來兩頁——每頁兩份──請代抽換原有的這兩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