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文研修學院校園文化怎么樣?校園文化可以說是一個學校的特色和魅力所在,也正是因為學校多年來積累的教育教學經驗來對學生進行系統化的教育教學,那么北京人文研修學院校園文化怎么樣呢,可以跟隨小編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北京人文研修學院的校園文化哦!
![北京人文研修學院校園文化怎么樣? 北京人文研修學院校園文化怎么樣?](/cyed/asp/../../uploadfiles/image/20210331/20210331113056355635.jpg)
北京人文大學簡介
1984年,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社科院著名學者懷揣"教育報國、知識改變命運”的使命,創辦了北京人文大學。詩人艾青任名譽校長,原國家副主席王震題寫校名。
2019年7月,經北京市教委批準,同意我校更名為北京人文研修學院。建校36年來,為社會培養了50余萬高素質人才,桃李滿天下,其中包括大家熟知的著名演員洪學敏、朱時茂,中國足協前主席年維泗以及央視主持人唐劍等,省廳級干部百余人。被北京市教委評為北京市教育先進單位、首都著名萬人高校,首都高校綠化花園式單位、全國唯一大學生村官培訓基地、全國學校規范化管理示范單位。學校始終把培養人文精神和綜合素質放在首位,積極創新教育教學模式,為國家建設培養了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
北京人文研修學院的鐵道專業應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電氣化局集團公司、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各鐵路局和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的人才需求;服務國家“十三五”鐵路發展規劃,實現“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由交通運輸部門統籌兼顧,組建并設立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復合人才為目標的,鐵道類專業綜合學院。
北京人文研修學院校園文化:
學院始終注重綜合素質人才的培養,在入學時舉辦為期10天的“小荷成長訓練營”活動,讓學生體驗團隊協作,學會溝通和增長技能,完成自我認識,挖掘潛能、相互協作、共同成長等課程目標,并在活動中感受心靈成長,在擇業選擇中更加理智、從容、自信,對大學生將來走向社會、適應社會環境都具有現實意義。
“小荷成長訓練營”旨在促進大學生職業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的改革和發展,為學生打造完整的職業素質教育課程,貫穿“感恩、勵志、團隊、創新”四大版塊,使學生入學后能盡快熟悉大學環境,適應學院生活,對職業化素養、職業行為規范與通用職業能力進行系統提升。
以上可以看出,北京人文研修學院一直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尤其是在滿足了給學生提供了參加“訓練營”的機會,讓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有了初步的發展,那么你覺得北京人文研修學院的教育教學情況怎么樣呢,如果覺得不錯的話,可以撥打下方的聯系電話咨詢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