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薪誘人,并預收多項費用,等求職者發現實際與承諾不對時卻百般推托,甚至玩“蒸發”,這是黑中介的伎倆。昨日在工商部門采訪時獲悉,想在暑期打工的大學生小云等9人就因此中了套。工商部門提醒,求職時一定要看清對方營業執照、職業介紹許可證。
暑期打工,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又可以掙點補貼,因此頗受學生歡迎,但缺少經驗的學生往往成了黑中介眼中的“肥肉”。5月上旬,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電信系的小云和同學看到學校食堂門口有一張招暑期工的啟事,落款是58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聯系人為王某,就立即電話與其聯系。5月19日,他們到學校食堂向王某咨詢,被要求交了50元定金后獲悉:“敦南科技電子廠急需招工,包吃住,月工資為1500元至2000元,工作時間為早上8時至晚上8時,做四天休息二天。有意向的人要交300元中介費,到那里工作后每月交75元食宿費,除此以外不要再交費了。”聽到條件不錯,小云他們就交了錢,并簽了暑期勞動協議。
5月25日早上,小云一行學生踏上58信息公司找來的接送車,此前已被告知“工廠換成了夏普公司,但工資及上班時間不變,且住宿條件更好”,但公司“代表”沒有和他們再簽合同,只是把他們帶到一家勞務派遣公司休息。下午2時多,一自稱是夏普公司招工委托人的男子,要他們進廠后對夏普公司負責人說是“淮陰職教中心的學生”,并讓他們每人交保險費35元,體檢費35元,卻沒有任何收據。小云已意識到不對勁,等到交了22元鑰匙押金、進了夏普員工宿舍后,發現宿舍條件與原先承諾的差距太大,有14人一個房間的,18人一個房間的,設施陳舊。
于是,小云他們要求退款。他們先找到位于春申路的58信息公司,對方以已經提供服務為由不予退款。其間,小云發現其墻上的營業執照業務經營范圍是電腦語言培訓,并沒有人力資源中介的資質。后,小云向工商部門投訴,而工商人員先后三次前往查看,均是人去屋空。截至昨日發稿時,小云說他們五人已于前日通過熟人再次找到該公司位于梁溪大橋附近的新地點,雙方僵持到晚上10時,對方退給了每人180元。
“正規的職業中介應有營業執照和勞動部門發的職業中介許可證,一些不法分子不登記不注冊,往往靠一部電話、一張桌子、一些用工信息就開始營業了。”業內人士介紹。黑中介喜歡對急于找工作者“設套”。他們往往通過馬路廣告、街頭小報等形式吸引求職者,開出的用工條件都很優厚,一旦收了中介費后,要么變換花樣一次次預收費,要么多次介紹與求職者初衷不符的工作,求職者要求退款時,卻以“已經替你介紹工作”為由不退,有的甚至腳底抹油開溜了。求職者一定要看清其資質再進職介所,中介費不要事前一次付清,對用工條件優厚的要留個心眼,好到實地或網上了解一下用工單位的用工信息,同時,簽訂合同時要注意寫明中介公司違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