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難、考證熱已是當下高校里的常見現象,隨著我國金融、證券行業的繁榮發展,金融、證券業人才,尤其是具有國際化執業水準的人才缺口越來越大。有研究報告顯示,目前國內大約對金融人才有300萬人左右的需求,但符合要求的不到10萬人。面對金融行業的火爆,許多高校學生開始選擇通過考試拿下各種證書進入這一熱門行業。
由英國證券與投資協會(SII)和英國總領事館文化教育處共同組織的“提前規劃你的職業生涯——2007國際職業資格證書高校巡講(金融財務類)”近日在上海財經大學禮堂舉行,SII會員、Protiviti(甫瀚)大中華地區金融業務董事黃燕秋作了題為“構建知識的階梯”的演講,數百人的禮堂坐得滿滿當當。
對于大學生對證券類國際職業資格證書的熱衷,SII中國區首席代表朱益華認為,伴隨中國股市的崛起,國內證券和相關金融服務業開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與國際接軌的速度也正在加快,行業準入制度日漸成熟,這就使得對從業人員的資格要求更高更專;另一方面,高水準與高收入的價值對等原則也吸引著大批有志人才更快地加入這一“金領”職業隊列,這也正是從近兩年北大、清華等高校的畢業生就業情況調查以及今年中國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考試火爆狀況的分析中得出的結論。
“大學生在大學時代就早早備戰金融服務業職業資格證書,尤其是國際認可的職業證書,有利于大學生更扎實地掌握金融專業知識和專業外語知識,使他們更快地獲得世界范圍認可的職業能力證明,成為國際化的人才,為他們今后的就業選擇拓寬道路。”黃燕秋在接受采訪時發表了他對大學生考證熱的個人見解,他認為,總體來說,在讀大學生的考證熱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值得肯定的,不過,也要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而不能盲目考證。
有專家預測,在今后兩年內,金融相關行業將成為中國繼律師、注冊會計師后熱門的職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