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應聘中學,抬高老師門檻
今年秋季開學,城八區新聘中學教師中有35個博士。北京中小學教師學歷越來越高,30年前高中生,20年前大專生,10年前本科生,現在是碩士生、博士生
今年9月,35名博士加入了北京市中小學教師隊伍,“大學本科得靠邊,碩士、博士才有戲。”在中學老師招聘現場,一位師范學院本科生手持簡歷感嘆說。
博士大部分被名校錄用
十一學校多一次進了8個
新學期,北京二中一下子進了3個博士,分別上語文、物理和生物課。博士們大部分被名校錄用,如101中學、北師大實驗中學、171中學、景山學校、人大附中、十二中、九中、109中學、北京育才學校等,從事一線教學。也有少部分博士進入教師進修學院等單位,開展科研工作。
北京十一學校收到的博士求職簡歷多達105份,博士們從學校計劃招收的40個新教師名額中搶走了8個。“剩下的32個名額也是由3000多名碩士競爭,本科生幾乎沒有希望。”
教師收入穩中有升
職業發展機遇更多
在這些博士當中,除北師大、首師大等師范院校的畢業生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來自清華、北大、中科院等名校的非師范專業。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博士找工作也受到影響。”業內人士分析:“教師職業相對穩定,每年還有兩個固定假期,這應該是博士把目光投向中小學的原因之一。”
這兩年,本市對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近期還將投入20億元實施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改革,教師收入水平穩中有升,而博士學歷的教師還可以享有比本科、碩士學歷的教師更早評高級職稱的待遇,每月數千元的工資,成為他們安心工作的保障。
29歲的化學博士佘平平已在北京二中教化學3年,她說,學校為每個學科興建了專門實驗室,像她所在的化學實驗室――環境監測中心,就配有原子熒光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等非常先進的設備,“很多大學實驗室里都沒有”。而且,她進入學校的第一年就開始做公開課,目前已做過一次全國公開課。“在這方面,學校給予了博士更多的機會,能與專家交流,提升很快,工作上格外有成就感。”
參加培訓、出國交流、擔負課題……中小學為博士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一位博士坦言:“我喜歡中學的工作環境,師生關系、教學條件都非常好!”
高學歷不等于會教書
有的博士不會傳授知識
部分長期從事教育、教學的中小學教師,對博士們是否真能教好學生提出質疑。
“博士適合研究一些高、精、尖的理論,教中小學生恐怕不靈。”50多歲的吳老師說,他兒子所在的學校來了一名博士當主管高三年級的副校長,原本學習很不錯的兒子成績忽上忽下,極不穩定。“一開家長會才知道,班上的孩子都這樣。那位博士副校長愛長篇大論,20分鐘就能說清的事,他至少得講個把鐘頭,全是些宏觀理論,我這個當老師的都聽不下去了。終,學校讓他去搞科研項目了。”
一些老教師認為,現在中小學招聘新教師時盲目迷信高學歷,“非碩士、博士不要”,完全是一種誤區。“基礎教育的特點是需要與人打交道,而不光只局限于書本知識。有的博士心里很明白,卻不了解孩子們的身心發展規律,不會采取適當的方法傳授知識。”“博士們當中很多人幾乎沒有教學經驗,尤其是那些非師范專業的博士,有的連課堂秩序都無法維持,根本談不上展開教學。”
中小學是高學歷優勢就業領域
博士教書并非大材小用
盡管“博士進中小學當老師”存在爭議,但教育專家普遍認為:高學歷畢業生從事基礎教育是大勢所趨。
北京師范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王顯芳說,教育行業應該有高端人才,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經濟合作組織對24個國家教師的調查表明,平均有三分之一的教師具有碩士以上學歷,其中意大利有碩士以上學歷的老師達77%,波蘭94%,斯洛伐克96%。基礎教育是高學歷畢業生的優勢就業領域。
“博士進入中小學后,關鍵在于怎么發揮他們的作用,讓他們像其他教師一樣打拼高考肯定不行。”北京二中校長鈕小樺一語中的。目前,該校已擁有8位博士。高中課改增加了很多選修和研究性學習課題,對于教師的知識視野和思維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歷多年研究性學習的博士,正好具備這方面的特質。
北京十一學校的看法也不謀而合:“博士已經具備的研究意識、能力以及較高的外語水平,使得他們成為優秀教師的起點更高。而且,博士教師在學識、求學經歷以及研究能力上,會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這種非常具體、生動的潛移默化,是其他教師無法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