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盛行之際,加強運動,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但是鍛煉也得講究科學,不講科學的鍛煉和不愛鍛煉,其后果可謂殊途同歸?茖W鍛煉,歸納起來就是要注意五點。
一是鍛煉要適度。鍛煉時,運動量既不可長期“不足”,更不可長期“過量”。不足,達不到鍛煉的目的;過量,容易造成運動創傷。在運動創傷者中,有不少都屬于鍛煉蠻干、練而無度造成的。
二是時間相對固定。鍛煉的時間大體分清晨、晚間、自擇時間三種。但不管選擇哪種鍛煉時間,均要求能相對固定,這樣身體機能才能進行內部的調理以適應鍛煉,進而使肌體平衡,身心雙健。如果習慣晨練的人,間或又變成晚練,就可能引起失眠等癥狀。
三是鍛煉要堅持。鍛煉忌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定要堅持“全天候”和“全身心”鍛煉,決不能三心二意,隨心所欲。鍛煉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身體強壯也是個一步步變化的過程。鍛煉有16個字:堅持數年,必有好處;忽練忽停,前功盡棄。
四是結合自身體質。鍛煉要因人而異,有病者在這方面更要注意。鍛煉者可先用易記、易行的鍛煉法,好是參考古今經驗,自編一套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鍛煉法。如有高血壓者不宜參加足球、籃球等對抗激烈的運動,心臟病者宜慢走、散步,失眠者可多參加游泳鍛煉。
五是及時檢驗效果。鍛煉一個時期后,應該對自己從事的鍛煉進行效能方面的檢驗,比如鍛煉前每分鐘的心跳次數,鍛煉后每分鐘的心跳次數,鍛煉前后的體重變化等。一方面了解鍛煉的作用,另一方面對前期鍛煉進行必要的改進,以加強鍛煉的有效性與科學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