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晗的作者寫了一篇《14歲女孩被推薦上北大立志當老板是誰的悲哀?》文章以后,我竟然想笑,因為我覺得讀書多的人有時候思維就喜歡停留在一種片面的地方,當然,我書讀不多,過去讀的書我全部還給老師了,所以我幾乎等于不識幾字的文盲,還好我還能隨意碼幾個字,所以才能說說自己的一些普通想法。
其實我覺得14歲女孩子被推薦上北大立志當老板這樣觀點,并非是什么悲哀,事實上是一種非常“孩子”的想法,要知道14的小女孩子,或許對于別人來說她很了不起,但是對于我來說其實很普通,即使她上了北大,可在我心里始終是孩子,所以對于這樣的想法我絲毫沒有任何希奇。
但我得承認,孩子想當貪觀,想當老板的想法,其實源自社會的環境,可以說什么樣的生長環境出什么樣的人才,所以14歲的女孩子立志當老板并非是她個人的悲哀,而是一種社會真實的反映,所以孩子想怎么樣走,那是她自己的事情,今天她上北大,那也是她的事情,說實話給我上北大我現在也不會去上,因為我上了也沒有用,也讀不了什么北大書了,所以類似我這樣年紀大的,聽到無數孩子想立志當官,當老板的話,我只能微笑一下,然后聽過就罷。
因為說老實話,其實我一點都不擔心中國出不了錢學森,也不擔心中國出不了諾獎,特別是出不了杰出的人才,因為我覺得這些沒有必要擔心,因為中國封建不少皇朝過去沒有多少杰出人才,有奴才不也一樣過來了嗎?說穿了,中國的社會不是我們百姓所擔心就可以改變的,畢竟皇帝不著急,我們百姓著急什么呢?
或許我們不少百姓愛國,所以常常“先天下之憂而憂,又后天下之樂而樂”,可這個年代并不需要這樣的思想,因為我們呼喚的“天賦人權”社會還在遙遠的地方,而百姓憂患天下,其實那只能反映官僚腐敗,所以百姓越憂患其實官僚越腐敗。
不過,要是作者憂慮的話,我也不反對他是憂慮,因為他想當個有良心的知識分子,所以咱農村人也得支持支持他,夸夸這個知識分子好,頂刮刮的;只是我不會反對14歲孩子想當老板的愿望,一來我懶得去跟一個14歲的孩子較真,二來她想當老板也是無可厚非的想法,何況當一個老板總比立志當一個奴役中國百姓的貪觀好吧?
因此在這樣的年代14歲女孩上北大,立志當老板不是錯,這就好象中國的杰出人才為了逃避官僚不愿意當狗去國外去一樣,畢竟再杰出的人始終需要生存土壤,何況不當奴才,不當貪觀,當老板有什么不好的呢?要真能當一個良心好的老板,其實那也不錯啊?
而話說回來,其實人生的路是自己選擇的,就好象魚與熊掌一樣,義和利那都是自己選擇的,要不怎么會有人選擇當漢奸,怎么會有人選擇當公仆呢?
看開點吧,社會不發展那么就等著倒退,倒退的話一切都會發生變革的,所以14歲女孩子的路就讓她自己去選擇吧,何況她已經不再是紙尿布階段的孩子了呢?究竟她能否在未來走出什么樣的路,我們拭目以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