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業大學學生楊濟源在與行竊歹徒搏斗的過程中,被刀刺中。經搶救無效,楊濟源不幸犧牲,年僅22歲。
一瞬間挺身而出的義舉,源自這個“80后”大學生慣有的責任感。在“明哲保身”成為許多年輕人奉行的“至理名言”的今天,楊濟源知行合一,勇擔責任,用熱血和生命詮釋了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弘揚見義勇為精神和高度社會責任感
1月1日,浙江工業大學在體育館設立了靈堂,為楊濟源舉行悼念活動。學校數千名師生和很多不認識楊濟源的杭城市民來到靈堂吊唁。
校內外各大網絡論壇也成了大家紀念英雄楊濟源的平臺。浙江工業大學校園BBS精弘論壇開設了“紀念楊濟源”專欄,截至1月5日下午4時,已有470個主題、6032個回復,瀏覽量達46.8萬人次之多。
“濟一生豪情勇捉賊,匆匆而走;源萬眾民心傳正氣,人人稱好。”這是浙工大健行學院大三女生盛春芳寫在QQ個性簽名上的話,也成了楊濟源的挽聯。大家在網上寫下一段段發自肺腑的感人字句,用文字緬懷楊濟源。有網友在天涯發帖稱:“濟源,我們舍不得你。愿天堂無賊,新年快樂的問候變成一路走好。”
事發后,杭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對楊濟源進行了表彰,追授他“杭州市見義勇為積極分子”榮譽稱號,并頒發獎金15萬元;天津市見義勇為協會決定,給楊濟源家屬一次性發放慰問金10萬元。共青團浙江省委、浙江省青年聯合會和共青團天津市委先后作出決定,追授楊濟源“浙江青年五四獎章”和“天津青年五四獎章”;浙工大追授楊濟源“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共青團員”榮譽稱號和2009年度“感動工大學生人物特別獎”,鑒于楊濟源的英雄事跡,學校還給予了20萬元的特別獎勵。
用行動詮釋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男人可以沒才,可以沒錢,但不可以沒責任感。”這是楊濟源在他人人網上的后簽名。他把責任感看作男人重要的品質,因此,當猖獗的小偷出現在面前,就毅然決然挺身而出。
記者看到,楊濟源的志愿者證上,一連串的紅章是他關注社會、熱心公益的好見證。至今,楊濟源已報名參加過西湖博覽會、城管執法志愿者護景隊等10余次社會志愿者活動。
“他做事并不求回報,責任感已是他血液的一部分。”同班同學周央告訴記者,楊濟源家境貧困,到大三了他都沒有給自己添置電腦。可當他看到一名白血病女孩無錢看病的消息后,二話沒說就在全班發起捐款,并帶頭捐了200元。
2007年10月,強熱帶風暴“羅莎”襲擊杭州,浙工大屏峰校區洪水泛濫,女生們被困在寢室里六神無主。這時候,楊濟源站了出來,褲腿一挽,涼鞋一甩,沖幾個相對壯實的男生說:“咱哥兒幾個上吧。”幾個男生冒著暴雨,趟著齊腰深的水,到校外商店買來幾十份熱氣騰騰的盒飯,一一送給大家。看到他渾身濕淋淋的樣子,同學們不禁豎起了大拇指,都覺得這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同學、值得信賴的班長。
父母眼里的好兒子,鄰居眼中的好小伙
楊濟源來自農村,父母在家務農,經濟條件不好,因而他在生活上非常儉樸。他經常利用課余時間在校內外勤工助學,以減輕父母的經濟負擔。
楊濟源的父母遠在天津薊縣,平時,他除了經常寫信,還每隔兩三天就會打電話給爸媽報平安。他的父親流著淚說,就在一個多月前的感恩節,兒子不僅給家里打了長途電話,囑咐父母注意身體,還說考完試就回家看他們。打完電話,楊濟源依然不放心,又提筆給家里寫了信,讓他們天氣冷了要添衣保暖,平時吃得淡一點,注意營養。
在信紙的背面,楊濟源特地給父母總結了幾條日常生活注意事項,并寫上“必看”二字:“老爸高血壓者在進餐時不能暴飲暴食,飯后也不要立即做活動量大的事情;洗澡時水溫不能過高,42度好,時間不能太長,洗澡后要注意保暖。老媽每天盡量多喝水,每天至少喝三茶缸水;不能喝太濃的茶,應喝淡一點的,每天吃一個蘋果。”
楊濟源的離去令父母、親人悲痛欲絕。在學校設置的靈堂里,看到兒子照片時,虛弱的母親哭得撕心裂肺:“媽媽真的舍不得你啊,我的好兒子,你答應給媽媽過生日的,我還有一個月就生日了……”大顆大顆的眼淚也從楊爸爸的臉上滑落。他拉著一名男生的手說:“他從小到大都是個乖兒子,他說畢業后想回老家,這樣就可以照顧我們了……”
在親戚眼里,楊濟源孝順、懂事,一回家就搶著干活。在鄰居眼中,楊濟源是村子里聽話的好小伙,每年農忙的時候,楊濟源都會幫助父母下地干活。
楊濟源走了,他的勇氣和社會責任感,感動了無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