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官方博客透露不愿再審查搜索結果,百度、搜狗、騰訊、網易召開緊急會議部署搶市場。
谷歌要走了!?昨日,就在“百度被黑”的硝煙尚未散去時,互聯網再度傳出爆乍性新聞。谷歌官方表示,正在評估自己在中國商業運營的可行性,可能考慮關閉Google.cn,退出中國市場。
消息一經公布,立即在網絡引發激烈討論,不少互聯網業內人士都認為,這是谷歌的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谷歌終不會真的退出。也有人士擔心,谷歌的退出將影響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
如果谷歌走了,互聯網搜索市場的缺口會“補”給誰?眾多的Google.cn用戶何去何從?
谷歌聲明:不愿再審查搜索結果
美國當地時間1月12日15時,谷歌高級副總裁、公司發展兼首席法律顧問大衛·多姆德(David Drummond)在谷歌官方博客上發表了《新的中國策略》一文,提出谷歌集團考慮關閉“谷歌中國”網站以及中國辦事處。
對于谷歌做出這一決定的原因,多姆德解釋說,在去年12月中旬,谷歌偵測到了一次來自中國、針對公司基礎架構的高技術、有針對性的攻擊,它導致谷歌的知識產權被竊。攻擊起初被發現集中于谷歌的Gmail郵箱,但隨后擴展到20家大公司,涉及金融、科技、媒體和化工等行業,但谷歌沒有透露具體受攻擊的公司有哪些。
此外,谷歌2006年1月在中國推出了Google.cn,“當時明確表示,我們將在中國仔細監控搜索結果,并在服務中包括新的法律法規;如果我們認定自己無法實現上述目標,那么我們將不會猶豫重新考慮我們的中國策略。”
多姆德表示,公司已經決定不愿再對Google.cn 上的搜索結果進行內容審查。“我們認識到,這很有可能意味著公司將不得不關閉Google.cn,還有我們在中國的辦公室”。
谷歌中國:希望能找到解決方案
針對谷歌宣布考慮退出中國市場一事,谷歌中國昨日回應稱,目前正在審視谷歌總部的這一聲明,并表示希望終能夠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
谷歌的決定,使得位于北京中關村的谷歌中國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昨晨,有不少谷歌中國的員工都表示,對此事尚不知情。而谷歌中國各位高管的電話,一度均處于無人接通狀態“集體失聲”。昨天下午,記者從谷歌中國某員工處了解到,對于總部的這一決定和隨后發生的一些事情,部分中國員工目前情緒比較激動。谷歌中國的工程師們從昨天上午開始已經喪失了對谷歌全球數據庫的訪問權限,這讓谷歌中國員工已經無法工作。
昨日下午,谷歌中國向媒體發布回應表示,針對谷歌宣布考慮退出中國市場一事,目前正在審視谷歌總部的這一決定,并表示希望終能夠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谷歌中國在回應中總結性地表示:“我們對谷歌公司在中國取得的成績感到自豪”。
有評論認為,谷歌若撤出中國,則意味著一家西方公司極為罕見地放棄了幾乎被所有大企業視為世界重要市場之一的中國市場。谷歌可能會走上其他一些互聯網公司的老路,如易趣和雅虎,這些公司近年來都放棄了在中國擴張的計劃。
反應
谷歌股價下跌百度看漲
受谷歌宣布考慮關閉中國運營及網站Google.cn消息影響,谷歌周二在納斯達克收盤下跌1.7%,收590.48美元。而谷歌的競爭對手百度股價當日在納斯達克盤后漲7%,漲至413.26美元,但在當天常規交易時段,受大盤整體回落及百度自身出現斷網事故影響,百度股價下跌3.51%,再次下探一個月來的低點。
損失
退出將損失6億美元
來自艾瑞新的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搜索引擎市場規模達69.5億元,其中百度占據了63.1%的市場營收份額,谷歌中國占33.2%,基本壟斷中國搜索引擎市場。據了解,谷歌在中國的收入規模相對較小,該公司2008年總收入近220億美元,目前谷歌中國年收入大約在10億美元左右,在全球收入中只占其很小比例。
假如真的退出中國,Google又將面臨多大的損失呢?
據摩根大通預測,如果谷歌退出中國市場,2010年的營收將減少6億美元。從長期來看,對谷歌整個公司的增長速度都將帶來長遠的影響。
互聯網評論人士洪波表示:“影響是巨大的,Google在中國已經運營了四年多,這些投入是白費了,同時,Google在中國數量眾多的員工可能也不得不離開。”
易觀國際總裁于揚則認為,Google在中國市場的投入肯定沒有收回來。但他也表示,退出中國對于Google而言,戰略損失遠遠要大于商業損失。
影響
搜索引擎將成百度天下?
雖然谷歌是否退出中國還在“考慮”,還在尋找“解決方式”,但人們難免開始設想,沒有了谷歌,中國的互聯網會如何。網上大的一種聲音認為,百度將會直接受益,股價看漲,市場獨大。
周二,百度網站雖然遭遇黑客,但受谷歌宣布“考慮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刺激,一度股價飆升7%,可見股民和外界都對谷歌離開后,對百度利好的認同。
有證券分析師稱,谷歌的撤離將為百度以外的其他公司提供一個重要的市場契機。如果來自谷歌的競爭減弱,騰訊、網易和搜狐將爭奪中國搜索引擎市場的第二把交椅。
百度、搜狗、騰訊搜搜以及網易有道,昨日均拒此消息做出任何評論。《新京報》記者獲悉,上述公司昨天都已召開緊急會議,布置渠道和銷售策略,以備搶占谷歌留下的市場空白。
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主任胡延平表示,谷歌退出中國將使百度、騰訊、搜狗等競爭對手獲益,騰訊的搜索業務將是其中大的獲益者。
原因
水土不服經營不善?
洪波表示,相信谷歌總部做出這種決定是進行了綜合性的評估。谷歌中國要疲于應付各種事情,要成為谷歌總部調停人。在將各種壓力與商業收入相比較之后,谷歌總部做出了退出中國的決定。洪波分析,谷歌之所以撤離中國,也與其中國業務的困境有關。
在中國耕耘四年來,市場份額增長有限。2006年以來,谷歌在中國的運營風波不斷,先后經歷了牌照門、偷稅門、搜狗門、涉黃門等一系列波折。谷歌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也于去年宣布離職。
有分析師稱,若中國市場環境不合適谷歌生長,中國互聯網市場再大,谷歌退出中國市場也屬正常,關鍵谷歌能不能適應本土業務和中國互聯網規則才是關鍵。
是撒嬌還是心理戰?
對于google的這一聲明,中國通信行業資深專家項立剛認為,基本上是一種心理戰,付諸實施的可能性不大。項立剛表示,對于世界和互聯網業而言,沒有中國,就缺少一個巨大的市場,對于谷歌的全球戰略將是一個重大打擊,也會影響未來的戰略布局。長遠而言,它的手機、手機操作系統、相關的服務都會面臨很大的問題。有一天谷歌再想重回中國市場,會完全沒有競爭力。
互聯網資深人士方興東也表示,谷歌退出中國市場可能性不大。通過與相關合作伙伴的良好溝通,谷歌應該會在中國有很好的發展,“中國的互聯網應該容得下谷歌”。
人民網網友“姜伯靜”的文章甚至認為:“退出?谷歌在撒嬌吧!”這位網友對于谷歌的消息很“不以為然”,認為谷歌即便會退出也是暫時的,還會回來。“谷歌不是某一個人的谷歌,谷歌是資本的谷歌。為了大的利潤,資本會去干一切事情,哪怕是自己不喜歡干的事情,這就是資本的力量和利潤的力量。”有網友認為,谷歌此舉是對中國一些政策底線的試探,以博客的形式出現,而不是正式宣布,也說明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