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囑托 前進的動力
—— 北大學生暢談與總理共度五四青年節
5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來到北京大學,與同學們共同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五四”青年節。這是******************在五四大道與學生交談。新華社記者 劉建生 攝
5月4日上午,******************總理與北大學子共度五四青年節,總理對廣大青年學生的殷殷期盼言猶在耳,鼓舞著新一代青年人前行。幾名在圖書館陽光大廳與總理座談的學生帶著還未平復的激動,向記者回味了當時的情景和感受,表達了他們牢記總理囑托的堅定信念。
總理對祖國的愛打動了我們
北京大學是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今天的青年該如何傳承五四的愛國主義精神?在圖書館座談時,總理對祖國、對人民深深的愛,打動了在座的每一個學生,成為他們好的學習動力。
國際關系學院2009級碩士生張慧當時坐在總理的左邊,這么近距離地挨著總理,讓她很激動,總理回答同學們的提問時說的每個字、每句話都深刻地印記在她的心上。打動張慧的是,總理在談話中流露出的對民族、對祖國深沉的愛,非常有感染力。總理提到了艾青的那句詩——“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他在回答很多問題時都一再提到,希望當代青年學生要懂得國情,樹立起對國家、對人民高度的責任感,把自己的一切獻給人民。張慧記得,現場的同學都被這種深情打動,鼓掌聲經久不息。
張慧說,總理對青年學生特別親切,大家搶著提問題時,總理還說要照顧公平,讓圖書館二樓的同學提一個,三樓的提一個。國際關系學院2007級本科生呂孝辰說,我提問的機會是爭取來的。坐在圖書館一樓的呂孝辰等二樓、三樓的同學提問完后,站起來對總理說:“總理,請給一樓一個提問機會吧!”給呂孝辰留下印象深的是總理一雙飽含深情的眼睛,無論是在看眼前的青年學生,還是他在談及國家和人民時,都是那么地深邃。總理在回答他關于世界學習漢語熱的問題時說,漢語熱說明了中國發展的潛力,我們應該感到自豪。總理還以自己上大學時和一個黑人同學的故事為例,希望同學們與身邊的留學生多交流、多溝通,增進彼此的了解。
“‘我是帶著一顆真誠的心來和同學們交談的’。總理一再鼓勵大家講心里話,特別懇切,讓我覺得像一位長者在諄諄教導。”張慧說,在場的同學都體味到了總理的良苦用心,大家都會牢記總理的期望:要有遠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淵博的知識、強健的體魄和完整的人格。
與我們分享他讀書學習的體會和方法
******************還特別提到錢學森生前一直掛念的拔尖人才培養問題,說它“是個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希望同學們做到兩點:一是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沒有想過和做過的事情,二是學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識,學理工的要學一點文史知識。
北大法學院2006級本科生胡超印象深刻的是,總理在北京地質學院讀書期間,不僅讀地質方面的書,還廣泛涉獵文學、歷史、外語等方面的書。他還以李四光、錢學森的例子來說明文理兼通的重要性: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寫下了中國的第一支小提琴曲;錢學森的畫畫得很好,他的音樂造詣對他的科學研究也不無裨益。所以,胡超提問時,問了一個讀書方法的問題,希望總理能與同學們一起分享讀書心得。總理說,除了今年兩會前夕他與網友交流的三點讀書心得外,也希望同學們“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
“總理提到的兩個方法,我覺得特別實用。”張慧說,自己的專業是國際關系,學習的內容局限于文史類,長期以來,思考問題的視角變得狹窄了。以前老師上課時雖然也要求同學讀讀《物種起源》、《天演論》等學科的書,但是沒有真的聽進去。“總理的提醒對我觸動很大,在今后的學習和成長中,我會時刻拿這兩條來要求自己。”張慧說。
北大經濟學院2008級本科生劉鎧維說,很理解總理和一代科學家對于大師、對于拔尖創新人才的迫切心情,自己也許成不了大師,但只要照著總理說的這兩個方法,會在成才的路上走得更遠更好,希望青年學子回應時代的召喚,和自己一起為總理的囑托而努力。
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
有個很有意味的細節讓北大的學生們深刻思索:一名學生寫下******************一首詩的題目“仰望星空”時,******************沉思片刻揮毫寫下了“腳踏實地”。
從“仰望星空”到“腳踏實地”,劉鎧維的理解是,當代青年要繼承五四先輩的精神,既要有民主科學的理想情懷,也要有務實肯干的實干精神。這種思想是******************跟大家談心時,幾次提到的。******************希望大家不但要懂得民主科學的含義,而且要身體力行,融入到實踐當中去。
劉鎧維回憶說,與學生座談時,總理以自己的例子鼓勵同學們多實踐,“相比而言,我覺得總理的社會實踐更‘接地氣’。”劉鎧維忍不住拿總理的例子比照自己,雖然劉鎧維也參加過幾次實踐,但都是學校組織的,還都是在城市里,在大型國企這樣的地方走馬觀花地參觀一下,學到的只是皮毛。而******************幾度深入北京周口店等進行野外實習,在老鄉家吃派飯,深入鄉村,深入社會。
胡超的觸動也非常大,他為自己以后加強社會實踐提出了兩個設想:一是增加社會實踐的頻率和程度,除了學校組織的活動,爭取自己也設計一些主題,真正地深入基層,不再浮在上面;二是更加緊密地結合自己的專業,爭取對學業有幫助。
“進入大學只是人生新的起點,而不是終點。你們眼前的路還很長,甚至充滿坎坷,需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堅韌不拔的意志才能成才。”張慧說,她會牢記總理的這句囑托,努力成長成才。
《中國教育報》2010年5月6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