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錄取的開始,意味著考試與報名的暫時告一段落。11日記者從邢臺市教育局招生辦獲悉,在剛剛過去的高考考試期間,邢臺共查處違紀舞弊考生32人。而如果沒有先前的源頭管理,這個數字或許還要變化。
根據邢臺市教育局提供的數字,在今年高考期間,該地共查處違紀舞弊考生32人,其中替kao13人,作弊15人,違紀4人。而如果一系列創新源頭管理措施缺位,“數字肯定不止于32”。據悉,從報名開始,該市除了按省規定外,還在全省率先推行了信息打印和數據分析方法。
具體做法表現為,考生攝像后,把所有考生信息都打印出來,一審頭像與本人是否相符,二看該生是否符合報考條件,并由班主任簽字并張貼公示,公布舉報電話。“在這一環節,許多心存替kao僥幸的老師就不敢簽字了。”但該環節仍然不可避免鋌而走險的,“囿于地方錯綜復雜關系,許多學校也很為難。”
鑒于此,考生信息上報后,邢臺市教育局招生辦對全市所有考生信息進行了數據分析,對可疑考生進行逐一核實。“主要是將信息與往年數據比對,看年齡是否符合條件,身份證是否有重復。”連環監管有效防止了高二在校生的報考和冒名頂替現象的發生。據初步統計,上述做法在今年共取消了76名考生報考資格。
另悉,在今年高考期間,為進一步規范管理,邢臺市教育部門在市區建設了8個標準化考點、521個電子考場,超額完成了省下達295個電子考場的任務。在報考志愿期間,該招辦積極宣傳有關招生政策、規定和辦法。設立服務熱線,接待考生咨詢,“6月24日至6月27日共接待考生或家長來電來訪600余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