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美容整形行業現狀分析之一
美容整形行業蓬勃發展
據統計,由美容整形所引發的“美麗經濟”已成為繼買房、買車、旅游后的第四大消費熱點,趨之若鶩的整形大軍推動著美容整形業的蓬勃發展。唐山的美容整形業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初,興盛于1998年后,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美容整容手術每年正以超過200%的速度增長。
美容整形就是把自己不滿意的部位(面部或身體)通過手術的形式矯正達到期望的樣子,與普通整形不同的是它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美容,使面部或身體更加美觀。美容整形的項目大致可分為胸部整形、五官整形、形體雕塑、私處整形等。
由“雪中送炭”到“錦上添花”
從全球范圍而言,規范的美容整形術始于16世紀,初僅僅是為保證患者獲得正常生活必要條件的一種單純畸形矯正醫學治療手術,是治病救人的“雪中送炭”之舉。我國的美容整形發展歷史可追溯到1953年抗美援朝結束后,為了修復英雄受損的身體和樣貌缺陷,我國派出了第一批醫生到美國學習整形醫術,從此,我國的美容整形應運而生。20世紀70年代后,美容整形手術開始發展,不過其主要服務于演藝界人士,較多開展的是重瞼術及隆鼻術。20世紀90年代以后,人們開始大規模采用先進科技整飾和改造人體,美容整形業開始興起,并步入早期商業運作階段。這一時期,整形美容行為已經主要是被愛美、崇美和造美心理驅動,為美化自身和美化生活而作,是“錦上添花”之舉。
在韓國,始于演藝圈的美容整形已經發展成為一項全民運動,在民眾心里,美容整形如同化妝和換發型一樣簡單。美國一家民意測驗機構對500名女青年進行調查,問其愿成為“富女、才女還是美女”,調查結果顯示,90%的女青年愿成為美女。
追求美麗的愿望和明星示范效應,使美容整形需求在唐山與日俱增,各醫療美容整形機構也是門庭若市。十幾年來,雖然美容整形手術失敗的案例不時見諸唐山報端,卻絲毫沒有影響其發展的速度。美容整形背后所隱藏著的巨大商機和經濟效益由此可見一斑。美容整形行業在唐山蓬勃發展的社會基礎是唐山經濟的騰飛,是唐山人愛美和崇美心理的發展。在唐山這片熱土上,美容整形這個朝陽產業正在被推動,并迅速形成熱潮。
美容院毀容無數
20世紀90年代,唐山僅有開灤醫院美容整形科和煤醫附院整形外科等廖廖數家擁有醫療美容資質的醫療美容機構,面對美容整形市場這塊碩大的蛋糕,面對人們萌動初期的求美欲望,坐落在唐山大街小巷的各家沒有醫療美容資質的美容院紛紛掙起了昧心錢,重瞼、隆鼻、豐胸等醫療美容手術無所不能。實施手術者多不是醫療美容執業醫師,個別從北京,甚至韓國請來的“專家”,其身份也有待確定。更有些經營者,在看過幾臺手術后,就親自操刀上陣了。在這種情況下,美容手術的質量還有何保障呢?按規定醫療美容手術必須無菌環境中實施,手術設備也必須經嚴格消毒,無菌間、檢驗室是必不可少的,無菌機械柜、消毒器具、電凝止血器、專用探照燈等專業手術設備也應俱全。而在美容院里,醫療美容手術多是在美容室里進行,甚至拉個簾就做手術,根本達不到無菌要求,傷口極易感染,導致毀容。多年前,唐山一家美容院外面經常晾曬洗過的紗布,知情人士說那是在重復使用美容整形手術帶血的紗布。帶菌的手術室,沾菌的手術器具,無資質的手術人員,這些都使美容院毀容成為必然。
針對美容院等機構違規從事醫療美容的情況,2002年5月1日,國家出臺了《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明確規定: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只有具有資質的美容醫療機構才可進行包括吸脂、隆乳等在內的醫療美容手術;醫療美容手術實行主診醫師負責制,主診醫師除了具有執業醫師資格外,負責實施美容外科項目的應具有6年以上從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關專業臨床工作經歷。
可讓人遺憾的是,《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的實施并沒有清除美容院的違規行為,而是迫使其轉入了地下,毀容仍在繼續,一個個血淋淋的毀容事例讓人觸目驚心。43歲的周女士在唐山市內一家美容院做了切眉手術,術后感染給周女士的臉上留下兩道蟲子般的疤痕。周女士只能用頭發來遮蓋無法修復的疤痕,整日以淚流面。雖然在本報的幫助下,周女士得到了2000元的賠償,但精神和心理的創傷卻是無法彌補的。期盼著青春永駐的48歲王女士在美容院花8萬元做了金絲美容,可是花高額價格得來的卻是面部嚴重充血、紅腫。王女士到處求助,想把植入的金絲取出,得到的都是否定的。據了解,國家藥監部門從沒有審批過“美容金絲”類產品。45歲的馮女士想挽回青春,就在美容院做了面部除皺手術(俗稱拉皮),手術后右嘴角歪斜,而且額頭皮膚大面積壞死,并感染、流膿。她到開灤醫院美容整形科就診,得知嘴角歪斜是由于除皺手術損傷了面部神經所致。額頭的疤痕經修復后雖有所改善,馮女士卻永遠失去了美麗。
現在,唐山仍有個別美容院違規從事醫療美容。在一家美容院,美容師對記者說,美容院可做雙眼皮、切眉、去眼袋手術,還可提供上門服務,到顧客的家里去做手術。當記者問及如何消毒時,美容師說:“在屋里噴點專用消毒劑就行了。”如此整形,想不毀容都難。
美容院開展的瘦臉、豐胸、紋眉、祛眼袋、美下頜、雙眼皮、隆鼻、除皺、穿耳洞、面部輪廓改進、除疤痕、處女膜修復等服務項目均屬于醫療美容范疇。開灤醫院美容整形專家楊曉林提醒,即使再簡單的醫療美容也是有風險的,因此一定要到有執業許可證的醫療美容機構接受醫療美容手術。
廣告催“火”民營醫療美容機構
美容整形行業是一個有著巨大利潤空間和市場潛力的朝陽產業。隨著美容整形業的發展,唐山更多的民間資金進入了美容整形行業,民營醫療美容形機構也應運而生。目前,唐山已有十幾家民營醫療美容機構,其依托自身的體制優勢、資金優勢在美容整形市場中站穩了腳。民營醫療美容機構的加盟,把更多的顧客從美容院拉了出來,讓他們體驗到了正規的醫療美容服務。
唐山的民營醫療美容機構之所以能發展壯大,首當其沖的是宣傳攻勢,每年動輒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廣告宣傳投入,讓人們知道并了解它們。“要做大,先做廣告;要發展,先用廣告鋪路。”這似乎成了民營醫療美容機構以高額營銷贏得市場的生存之道。民營資本的市場化運作,使民營醫療美容機構以滾雪球的方式快速發展起來。
靠廣告吸引顧客上門,再依靠高水準的技術力量和優秀人才,吸引回頭客,吸引推薦客,這樣就可以使業績保持穩定績增長。沒有好的人才,靠吹噓專家和教授的假象,或制造、吹噓“韓流”,都是欺騙的手法,遲早會原形畢露的。
當前,唐山美容整形廣告的流行,彰顯了行業競爭加劇,醫療美容機構一方面希望借廣告增加市場份額,另外也希望借此培育潛在的醫療美容市場。
美容整形市場潛力無限
在韓國20至30歲未婚女性中,曾接受過整容手術的占15%;認為身體某部位不完美,想通過整容手術進行調整的占70%。這個比例要是放在350萬唐山女性人數上,旺盛的需求必定能帶來巨大的消費額,可見市場的潛力是巨大的。
從“人造美女”到“人造俊男”,美容整形已不再是女性的專利。無論年齡層次、性別男女、先天缺陷需整容彌補還是追求外表更加完美,任何人都可能成為整形美容服務對象。大學生美容整形是為了增強求職競爭力,老年人去做拉皮、祛眼袋是追求青春的時尚。總之,創造美麗,留住青春是沒有錯的。
為了滿足各層次美容整形人群的需要,唐山各家醫療美容機構也紛紛引進國外先進的醫療設備,并不斷提升各自的技術水平以滿足顧客對美容整形安全性和效果性要求的提高。特別是近年來國內外交流的加強,國外先進的醫療技術、儀器設備、管理規范、服務理念等新資訊被快速引進唐山,這使得唐山的美容整形行能更快地與世界潮流接軌,即而迅速樹立自己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