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京津冀區域人才合作推進工程啟動儀式在廊坊燕郊舉行。會上簽署了《京津冀區域人才合作框架協議書》,三方承諾在人才流動、人才智力資源共享、人才培養等方面緊密合作、加強聯系。
京津冀區域人才合作內容包括:推進人才智力資源共享,建立三地人才供求信息交流渠道,開通京津冀網上人才市場,實現人才信息資源共享;建立高層次人才柔性流動機制,鼓勵高層次人才利用工作之余到另兩方從事科技攻關、項目合作等專業服務,開辟聯合招收培養博士后綠色通道;實行專家與職稱資格互認,開展勞動人事仲裁協作,互設人才工作站;建立相互包容的社會保障制度,實現京津冀易地就醫結算、三地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等。建立京津冀區域人才合作聯席會議制度為三方合作的制度保證,每年舉行一次正式會議;并針對某一領域、項目和特定問題,不定期舉行非正式會議。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王曉初、天津市副市長任學峰、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馬林,省委常委、組織部長梁濱為三省市人社部門互設人才工作站揭牌。
王曉初在致辭中說,京津冀區域合作基礎良好,有特殊的政治、地域和人文歷史淵源。三省市的區域人才合作框架,必將為各方人才資源的有效開發利用提供良好平臺,進一步促進京津冀區域經濟的更快發展。
梁濱指出,京津冀三省市區位優勢向發展優勢的轉變、省市間產業結構的優化互補,迫切需要人才資源的協同開發。大力推動三省市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與人才有序流動,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才能不斷提升區域整體人才競爭力、推動區域經濟協調快速發展。梁濱表示,河北各級各有關部門將積極主動加強與京津有關方面的溝通聯系,做好相關配套工作,力求使三省市的人才合作工作盡快取得實質性突破和階段性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