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考生收到的錄取通知書里面多了手機SIM卡、銀行卡等附屬品。部分學生對此表示反感,紛紛發微博訴苦。曾亮超
“錄取通知書里面竟然有1張電話卡和一張建設銀行卡,覺得有點囧啦。學校這是在幫移動公司和建設銀行做生意啊!”
近年來不少考生被高校錄取后,收到的錄取通知書里面都多了“附屬品”。這樣的現象引得眾學子直呼“杯具”。連州的網友“Yuki”說:“‘杯具’的是錄取通知書里面有很多‘打醬油’的東西。什么農業銀行金穗卡啦,什么動感地帶號卡啦……”
時下,各大高校錄取工作正在進行中。為爭奪用戶,在錄取通知書中夾帶手機卡早已成為運營商的營銷手段。一些高校甚至將手機卡與校園消費捆綁在一起,學生就餐、用熱水等必須用訂制(或租用)的手機卡。
今年6月3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緊急發出《關于規范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校園電信業務市場經營行為的意見》,明確要求電信運營商不得與學校簽訂排他性協議,以達到進入校園提供通信服務的目的,也不能在錄取通知書中夾寄手機SIM卡或UIM卡以及業務宣傳資料,這樣的行為將被判處違規等條例。
目前《意見》發布已經一月有余,眼下正是各高校發放錄取通知書的時候,通知書里是否還夾寄手機卡?記者進行了調查。
仍有高校夾寄手機卡
從7月起,全國各大高校開始陸續發放錄取通知書,記者聯系了一些已經收到通知書的考生,部分同學表示通知書里沒有手機卡或者運營商的宣傳資料。“我沒有在通知書里看到SIM卡或其它資料,周圍的也表示,附送的手機卡在學校里面使用相對優惠,和在校同學聯系方便一點,話費比自己的卡便宜。
運營商瞄準新生入學商機
按照以往的經驗,運營商校園爭奪
戰激烈的階段是在9月新生入學之時。
縱觀此前的運營商校園戰,其手段讓人不禁唏噓。擺擂臺、送大禮、降資費等算是“常規”,有競爭對手慫恿新生將收到的其它運營商的手機卡交給其回收,反贈其新的手機卡和一部新手機;也有運營商在校園營銷時,故意同時撥通幾百部競爭對手的手機,測癱對手的網絡;更有運營商直接封堵校門、阻止競爭對手的車開進校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