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高中女生李怡心用時近一年,完成8萬字的作品《一個孩子的吶喊》。8月19日下午,李怡心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寫的都是身邊發生的鮮活故事,主要寫中學生在學習重壓下的焦慮和苦惱!
一群孩子吶喊“我們要放假”
“正月十一開課堂,學習苦,生活忙。連補四周,學生要抓狂。大家要求把假放,學校狠,說照常。三月十九暴動起,詩歌貼,海報張。學;卦挘偶贈]希望。待到明年清明時,給自己,把墳上!薄兑粋孩子的吶喊》開頭,這首《江城子•放假無望》就吸引了該書責任編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編輯李茂軍的眼球,“這不僅是一個孩子的吶喊,也是一群孩子的吶喊!
《一個孩子的吶喊》是一部紀實類反映應試教育弊端的書,談起這部書的創作初衷,16歲的李怡心說,“在我上初中時的高中部,學校長期不放假,學生們后憤而‘起義’,貼大字報、鬧罷課!崩钼恼f當時自己雖然是個旁觀者,但是卻看到了高中生幾近崩潰的情緒,觸動很大。
目前馬上將要升入高二年級的李怡心說:“我知道中學生這個群體,了解我的伙伴們的所思所想,我有一種要將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感受寫下來的沖動,有一種抻著脖子用自己微弱的聲音對社會、對家長、對學校、對教育制度吶喊的沖動。”
《一個孩子的吶喊》書中充滿了“高中生為放假鬧起義”、“學生奔飯”、“在實行軍事化管理的學校跑操”、“學生不堪學業重壓自殺”等現實事例。編輯李茂軍說,翻完書稿的那一刻,他的心情只能用“震撼和揪心”來形容。“這本書,會讓每一個看完的家長、教師,每一個關心教育的人都感到揪心,不禁也要替他們吶喊:讓我們的孩子們從應試教育的枷鎖下解放出來吧!
據介紹,該書共分三章,分別是“救救孩子”、“天堂相反的方向”和“一個孩子的吶喊”,李怡心以近似雜文的形式描繪了中學生的生活、學習狀態,通過自己的感受和思想,描寫中學生在應試教育下的壓抑和焦慮。
偏科女生曾被老師誤認為有自殺傾向
8月19日下午,記者在李怡心的臥室看到整整一面墻的書櫥里,滿滿的都是書,武俠、歷史占據了書櫥的大部分空間!翱,我有早版本的《七劍下天山》!崩钼牡靡獾嘏e著1984年版的《七劍下天山》向記者展示,說是從舊書市場淘來的。
13歲時,李怡心發表了中篇武俠小說《秋雪丹心》,此后又寫成13萬字的武俠小說《夜郎藏嬌》和隨筆《歷史的臉譜》。李怡心的媽媽鄭慧敏介紹說,女兒從小學二年級起,就自己買武俠小說看。鄭慧敏知道女兒偏科嚴重,物理和化學科的成績都很糟糕,不過她對孩子并不強求,“現在寫書耽誤了一些時間,只要她好好學,物理和化學還能提高提高。”
談話中,瘦瘦的李怡心跟媽媽撒嬌,說起愛看的電視劇《士兵突擊》還哈哈大笑,顯然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并沒有將書中的壓抑情緒帶到現實生活中。“有一次我寫了一篇關于詩人的作品,大意是顧城死了、海子也死了……”李怡心笑著說,很快老師給她爸爸打電話,說她有自殺傾向,“其實我真沒有,只是看了有關文章后有感而發!
韓欣是李怡心的班主任老師,“高一年級第一學期,怡心拿來兩張報紙,上面報道了她寫小說的事情,我才知道她有這方面的特長!表n欣老師說,現在的孩子愛好廣泛,“一個人不管學習成績如何,有健康的心態和良好的品質才能真正成才。”
社會需要多元化的成才評價標準
《一個孩子的吶喊》寫完后,李怡心將書稿寄給了一些知名學者和大學教授,引起了他們的關注。南開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河北大學、河北師范大學、河北經貿大學的10位教授聯袂推薦了這本書。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社會學博士生導師錢民輝在讀完這本書后感慨頗多,提筆給為書作序:“書中展示的中學生的生活讓人感到震驚!讓人感到心痛!”
石家莊市第十二中學副校長王堃不僅是一名教師,也是一名今年參加高考考生的母親,她說對于高中的孩子們“很同情,很理解,也很無奈”。她坦言,現在的孩子們物質條件優越了,但是精神壓力大,這絕非一兩本書就能解決的問題,“我們學校有3位心理咨詢老師,專門負責排解孩子們學習、心理上的壓抑情緒!蓖鯃医ㄗh家長們盡量多給孩子安排課余生活,調節情緒。
石家莊市未成年人心理維護中心主任馬宏偉表示,升學的壓力和與父母老師的關系,是現在孩子的主要焦慮來源!芭c同齡人交流、寫書發泄都是緩解壓力的有效方法!瘪R宏偉說,李怡心針對自己的“小社會”說出自己的想法,是有膽量和思想的表現,“現在多元化的評價標準和成才標準,讓人們更容易擁有成功和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