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滿樹,糧滿倉。眼下,許多地方的農民都在地里忙著“收秋”。10月10日,一場秋雨放慢了河北省邢臺市“收秋”的節奏,會寧鎮尚汪莊村的村民們放下手里的活計,聚到村委會拉家常。村委會辦公室早已被改造成教室,教室門口墻上一張9月的課表,讓村民們有些懷念“送教下鄉”給他們帶來的有書讀、有課上的日子。從2009年起,邢臺農業學校開始“送教下鄉”,為農民辦起了中職班,目前,已招收了5600多名農民中專生。
去年9月,邢臺農校組織的第二批“送教下鄉”送到了尚汪莊村。“送教下鄉”有個規定,參加學習的學員必須初中畢業,年齡在45歲以下。
2009年4月,邢臺農校首批遴選了4個專業,在17個村鎮設立了教學點,制定了詳細的教學計劃,還購置了十幾輛“送教下鄉”專用車,拉著老師和教學設備到各個教學點上課。
“送教下鄉”讓尚汪莊村的農民富了口袋,可邢臺農校校長關林柏卻說:“我們不僅要讓村民富口袋,還要富腦袋。”與單純地送技術下鄉、簡單地培訓,讓農民們“知其然”不同,邢臺農校的“送教下鄉”強調的是系統教授知識,讓農民“知其所以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