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破產了!滬股指數跌破2000指!房價又降了!眼看著辛苦攢的錢打了水漂,眼看著一定會上漲的股票一朝跌入谷底,本以為買房是保險的,沒想到房子一降價,錢就縮了水。在這樣的社會大環境里,還有什么是值得投資的呢? 教育,應該是所有的中國百姓在房產之外所做的大一筆投資。從小的時候選擇一個好的幼兒園,到高中時期選文還是讀理,再到大學時猶豫著應該出國還是留在身邊。作為父母,他們的每一步都走的謹小慎微,小心翼翼。因為他們的手中所掌握著的,是孩子未來與前途。 近年來,隨著海外留學進入大眾時代, 美國院校的招生政策逐漸放寬,留美市場大幅度上漲,呈“井噴”狀態。這其中,中美匯率持續走低導致留學成本下降;簽證通過率上升是留美人數激增的主要原因。但盡管如此,全美有3000多所高校,教學質量,學校背景各不相同。正如當年《北京人在紐約》里面所說的:“如果你愛他,就送他去紐約,如果你恨他,也請送他去紐約。”在這片土地上,有著全世界好和差的學校,天堂與地獄也許就只有一墻之隔。所以說雖然留學人數在日漸激增,但美國名校的錄取率卻始終保持在10%左右的錄取率。如何才能在這有效的名額中為中國學生爭得一席之位,讓自己的孩子進入名校接受精英教育,是很多家長和學生都很關注的問題。 美國名校的申請與一般學校還是不一樣的。除了眾所周知的SAT、GPA、托福成績以外,學生在的課外活動中的表現,社會責任心以及表達能力、領導力等方面也是這些學校考察學生的標準。 對此,哥倫比亞大學前招生官張晨在訪問了美國前15名大學的招生官,調查研究了美國常春藤盟校的各校招生政策與標準后,歷經三年的時間,自主研發了一套入學申請系統。該系統不僅獲得了麻省理工大學的企業獎,學校排名還獲得了美國15所大學教授的認可。它通過將各學校的招生標準,特別要求等進行綜合處理,做出了一個有別于其他帶有政治或商業色彩的學校的排名,同時還可以將學生的SAT成績、GPA排名、課外活動等級等內容進行量化,再根據這個量化的值找到與之相匹配的學校,精確率高達99%。另外,對于初中和高中初期的學生而言,通過這個系統對你的分析,你也能夠了解到自己的優缺點,看到自己與目標學校所需學生之間的差距。這樣一來他們也就能夠有的放矢地去完善自己,贏在起點。 但是把孩子送出去以后,他的學校怎么樣?飲食怎么解決?所選的專業以后好不好找工作?這一個個問號懸在了孩子走出國門后父母的心里。在AIC的創始人張晨看來“就一家的中介機構而言,辦理出國留學的成功率高低是評價好壞的標準,但是能否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與特點,為他申請到與之相匹配的學校,能否為留學生提供更多的附加值服務,包括出國前的語言培訓,出國后的生活安排,乃至日后回國就業、推薦工作等方面卻是一個個性化、系統化的服務,這種服務無法批量生產,也就不可能普及,所以從中介的角度來說很難達到這樣的一個高度。可是對于那些孤身在外的孩子們而言,這樣的一個系統意味著一種歸屬,一個團體。” 對此,張晨提出了“社區化服務”的概念,即建立一個留學生的交流社區,每一個進入留學申請項目的人,都可以在這個社區里找到與自己情況相類似的學長或者資深的咨詢人員,他們會一路陪伴你走過留學申請的過程,在這期間,申請材料的寄送,論文的選擇以及不同學校的申請技巧都可以通過他們的幫助少走很多彎路,節省時間。而對于針對那些即將畢業的學生,他們也可以通過這樣的一個社區系統,向那些在相關方面有一定經驗的人咨詢,以得到提攜與指點。等到他們站穩腳步后,又可以回頭幫助那些有同樣需要的人。 基本上所有的家長都知道“教育要從孩子抓起”。但是真正做到這一點的并不多,透過留學這一現象,我們可以感覺到家長們其實對于孩子的成長規劃是沒有底的,是應該順流而上,選擇國內的高考(Q吧)?還是應該逆流而上,讓孩子去大西洋彼岸拼搏?這不僅僅是一個教育環境的選擇,也是對孩子成長規劃的一個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