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江西省高安市職教中心主任王華林有些發愁,他幾乎天天都會接到企業招工電話。當地建筑陶瓷基地招工與培訓方面的負責人老袁,給他打了好幾個電話要學生,但是學校確實“無人可送”。
高安是個新興的工業化城市,近幾年承接佛山陶瓷產業向內地轉移,建筑陶瓷、機械機電、現代物流等產業發展迅速,當地人力資源出現了巨大缺口。高安市職教中心看準這個機會,圍繞“依托產業育技工、育好技工促產業”的思路,迅速調整了專業設置和辦學方向,確立了汽車運用與維修、工藝美術、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酒店服務與管理等8個骨干專業對接當地主導產業,不僅服務了當地產業經濟,更“救活”了整所學校。
據介紹,高安市職教中心曾一度瀕臨倒閉,2000年前后還因生存困難一度引發“賣校風波”,在校生只有600多人。如今,學校擁有價值近千萬元的實習實訓設備,在校生人數達到4400多人,僅今年秋季招生數就達1366人。近3年來,學生獲雙證率、就業率都達到98%以上。
近3年來,高安市文化教育局每年都會邀請陶瓷基地管委會、勞動局以及30多家陶瓷企業召開職教與產業對接會議,圍繞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進行研討,高安市委書記皮德艷以及常務副市長親自參加。會上,有關陶瓷企業向皮德艷反映,企業現在缺乏機電維修方面的人才,一年缺口在60多人。皮德艷當即就向職教中心提出要求,由財政先期投入10萬元,建立機電維修實訓室,開設機電安裝與維修班,定向為陶瓷企業培養機電人才。
像這種訂單式的培養方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專業采用,該校工藝美術專業與建筑陶瓷產業基地簽訂“訂單式”培養協議,變招生為招工,學生學習、實習和就業一步到位,免除了找工作的后顧之憂,培養出來的人才真正留在了當地。
同時,高安職教中心大力加強就業和創業指導教育,每周每班開設兩節就業指導課,在幫助學生掌握就業政策、就業技能的同時,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為當地產業發展服務。王華林說:“我的感覺是,這幾年來,留在本地就業的學生一年比一年多!
高安市職教中心還另辟蹊徑,通過短期培訓農民工、下崗工人,在職培訓企業員工等方式,培養本來就留在當地就業的人員,支持當地支柱產業發展。2008年,該校投資興建了占地10萬多平方米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實訓基地,每年培訓駕駛員800多人,讓大量下崗工人和農民工獲得機動車駕駛證,為高安汽運和物流行業領跑全國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學校與高安市新世紀工業園管委會簽訂“工學交替”合作辦校協議,學校利用休息時間為工業園的員工進行專業理論和文化基礎培訓,提高員工的專業素質。從2010年開始,學校還招收靈活制學員,為企事業單位免費培訓2000多人。
“學校會繼續堅持‘依托產業育技工、育好技工促產業’的辦學思路,面向當地建筑陶瓷、汽車運輸等支柱產業培養當地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只有這樣,縣級職教中心才能持續長遠發展。”王華林說。
學技術、找技校,河北技校網竭誠為您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