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上海出臺“柔性退休”的政策。但一年多過去了,相關配套性操作細則始終沒有露面。與此同時,坊間有關讓公交車司機提前退休的議論則不絕于耳。今年“兩會”開幕前,政協委員陳柳宏跑基層調研后發現,由于缺乏后續措施,“柔性退休”政策處于“閑置”狀態。昨天,他向記者表示:這樣一個好政策,能否早日真正落地?
公交車司機能否提前退休
看到新聞中不時有公交車司機過勞猝死的報道,政協委員陳柳宏坐不住了。他跑了好多家公交公司,搞起了調研。“過去,公交車司機兩班倒,每班4個小時,現在一班開到底。”陳柳宏借用一個流行詞來表達公交車司機的辛勞―――“不能承受之重”。他說,導致公交車司機工作生存狀況惡化的原因有很多,而解決的辦法之一就是讓他們早點從崗位上退下來,盡早安享天年。
他還調研了出租車司機的工作狀況,同樣發現由于工作強度高、收入低,本地人選擇這一行當的日趨減少,“出租車司機工作時間長,工作環境差,勞動強度高,連續開了十幾年的出租車司機身體健康狀況普遍比較差。”據此,他向本屆“兩會”建言,能不能讓從事出租車、公交車駕駛員崗位滿十五年、或累計滿十五年的司機,辦理特殊工種,享受提前五年退休的政策。“這既能解除駕駛員的后顧之憂,又能享受到特殊工種的待遇。”
陳柳宏表示,“柔性退休”政策首先應針對司機群體,制定提前退休的規范化實施細則。
緊缺型高級技工如何延遲養老
與此相反,一些緊缺型崗位的人才,能否通過制定規則來延遲退休?陳柳宏調查了一些工業生產企業后發現,基層一線非常需要車鉗刨銑焊等緊缺工種的中級和高級技工人才,但隨著老一批技術工人的退休,技術工種行業日漸出現人才斷層,一些行業不得不大量招用外來農民工。
“像五級技工,能不能制定一套細則,在符合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在用人單位和職工雙方自愿的基礎上,可以讓其辦理延遲退休手續。”
政策更透明市民心更定
“柔性退休”政策頒布后,陳柳宏注意到,企業因為能夠實行更靈活的用工制度而為生產力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但同時,由于缺乏規范化的細則,也導致了一些爭議。
“什么樣的崗位適合提前退休,什么樣的人才可以延遲退休,應該有一個針對所有在職職工的公開透明的細則。”他表示,曾有企業職工向他表示,假如執行“養老金晚領多得”,誰不希望能延遲退休,享受這種待遇。他還發現,一些企業因此產生了“灰色操作”。
據此,昨天他向本次“兩會”遞交了一份提案,建議盡早出臺企業柔性退休的配套規范性文件,就適用延長退休的對象、基本條件、和延長年限作出明確規定,使用人單位有章可循。用人單位必須在政策法規文件的框架下,制定具體的“企業職工柔性退休實施細則”,并經過企業職代會審議表決通過后執行。他還建議,必須堅持公開透明的原則,即延長工作的人員必須符合政策法規和企業制度,堅持自愿的原則。即愿不愿意延長退休年齡,由被延長者說了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