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專新生“兩極分化”及對策
我校是一所國家級重點 中等專業學校,招收的學生都是初中畢業生,入校時年齡一般在十三、四歲。這個年齡的學生正處在身心迅猛發展變化的時期。上初中時離家近,有家長、班主任老師全天呵護著,現在,突然步入遠離家鄉的中專學校,一切都要靠自己,環境變了,學生很容易形成生活、學習上的“兩極分化”現象。這就要求學校、老師要格外地關愛他們,有針對性地做好學生思想工作,把學生中可能出現的“兩極分化”現象減少到小程度,幫助學生身心·鏈和諧發展。
一、 中專新生生活方式上的“兩極分化”這主要觀在:一方面,一些學生由于從未出過遠門,來到學.不免會產生想家的情緒.上課時不能專心聽講,余時問不能積極參加各項活動,生病時不積極治療.整天情緒低落,育種孤獨感。另一方面,一些學生則會走向另一個極端,遠離家庭,再也不會有家長約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金錢由自己支配。比如,他們可以隨便進商店,逛飯館,有些學生甚至模仿成人,聚會吃、過生日吃,兜里的錢用不光不罷休。有利自由感。有些學生不與人交往,特別不與異性交往.見到異性就臉紅,在異性面前不敢說話,不與異性同桌等;有的學生則與異性過于親近,容易出現令學校、班主任都感到頭痛的“早戀”傾向。因此,有些老師就喜歡帶“和尚班”(采礦班、通風班,全是男生),而不愿帶計算機應用、財會這些女生多,容易成為早戀“高發區”的班級。而生活方式上的“兩極分化”極易引發學生心理失衡,產生不良后果。
二、學習成績的“兩極分化”
學習上,由于 中專學制的壓縮(原來四年制,現在縮短為三年制),教材跨度大,教學進度快,有的學生一下子摸不著門,個別學生還產生“路走對了,門進錯了”的思想,陷于對高等學府的向往和對中專現實不滿的矛盾中無法自拔,他們自輕自賤,自暴自棄,不能正確地樹立起學習的信心,與同班學習成績好的相比差距加大,形成學習成績的“兩極分化”。
三、對策
1.作為新生班的班主任,應盡快了解每一個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學習、生活狀況,讓他們把進入新環境后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惑講給你聽,只有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實際問題。
2.學習上,要教育他們盡快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鼓勵學生面對現實,改變擇業觀念,發揮中專學生實踐技能強的優勢。也可有重點的進行“一對一結對”幫扶活動,讓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幫助一個成績較差的,使差生盡快趕上來;成績一般的同學努力搞好自己的學習,不要掉隊。終使全班同學在學習上都能齊步前進。
3.生活上,班主任要以一個家長的身份,向關心自己的孩子那樣關心、愛護學生。既做學生的家長,又做學生的朋友,使他們消除自由感,沒有孤獨。例如,去年國慶喜逢八月十五日,學校放了一周的長假,我就組織學生開中秋晚會,吃月餅賞月.讓學生自由聯歡,使學生在學校過中秋節也有種回家的感覺。在此期間,我班學生任春芳,患了急性闌尾炎,需要住院手術治療,我及時送往醫院辦理住院手續,并安排學生白天、晚上陪護,使她感到了班集體的溫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