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證書”制度體現了高等職業教育突出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培養的特點,符合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規律。但在推行“雙證書”制度的過程中,存在著職業崗位(群)能力要求與專業核心能力要求相互脫節、未能融通的問題。
“雙證融通”即職業資格證書與學歷證書之間相互融合與銜接,其實質是職業院校相關專業的教學內容與國家職業標準要求相符合,以滿足職業崗位(群)對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的要求。從教學環節上講,就是要求職業院校教學中的理論教學與中(高)級職業技能鑒定的“應知”相融合,實踐教學與職業技能鑒定的“應會”相一致。
我們認為,要實現“雙證融通”,首先要從教學計劃的制訂著手,以職業崗位(群)能力和國家中(高)級職業資格標準為依據,構建理論、實踐教學體系與教學內容,強化崗位技能訓練。
為了保證專業技術課理論教學與職業技能鑒定的“應知”相融合,實踐教學與職業技能鑒定的“應會”相一致,我們在航空機電設備維修專業建設過程中,著重從教材、師資和基地等三個方面實現突破:
——通過教師、航空修理企業技術人員和技能鑒定管理人員合作,共同開發適應“雙證融通”需要的技術課程教材。航空機電設備維修專業技術課程教材以中(高)級鈑鉚技能鑒定應知內容為依據,結合不同飛機型號設置不同模塊,其內容既要達中(高)級鈑鉚技能鑒定應知要求,又引入維修機種的工藝過程參數和基本規范。航空機電設備維修專業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某廠聯合組建直升機班,所使用的教材就是根據該企業崗位技術要求和技能鑒定的應知要求編寫的,通過企業理論考核和中(高)級鈑鉚技能鑒定的檢驗,教學效果良好。
——建設“雙師”結構教師團隊。一方面,從相關企業引進技術人員充實教師隊伍,提高實踐教學水平;另一方面,定期安排教師到相關企業技術一線實踐鍛煉,提高工程技能。自2001年以來,航空機電設備維修專業先后從西安飛機制造公司引入2名高級工程師,從空軍某基地引入2名飛機維護工程師,從中國人民解放軍某廠聘任4名工程技術人員為技術專業模塊教學教師。同時,學院派出該專業學歷相對較高的教師到相關企業進行為期2個月的實踐鍛煉。通過這些年的努力,航空機電設備維修專業擁有了一支能夠實現“雙證融通”高職教學要求的高素質教師團隊。
——為了使實踐教學和技能鑒定的“應會”相一致,建立符合中(高)級鈑鉚技能鑒定“應會”條件的實訓基地。學院與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空工西航機械廠合作建設了飛機鉚裝鉗工、飛機鈑金工和裝配鉗工實訓鑒定基地,配置了這3個工種鑒定和訓練所需設備。實踐課全部由富有工程經驗的來自于西安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技師、高級技師擔任,取證率高,學生滿意,企業反映良好。同時,學院積極加強企業實訓和行業技能鑒定。中國人民解放軍某廠培訓中心是空軍航空修理企業中具有航空特有工種鑒定資質的機構。學院在航空機電設備維修專業教學計劃中,于第四學期專門安排4周時間到該廠進行企業實訓和培訓,要求學生通過航空發動機維修特種中級工鑒定,融企業要求于技能鑒定中,真正實現“雙證融通”。
與此同時,學院出臺《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課程考核補充規定》,就職業技能證書與相關課程考核成績加分和免考等作出明確規定,實施“以證代考”或加分,進一步強化“雙證融通”,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學院規定,在專業核心課程學習結束后,參加與該課程密切相關的職業技能考核,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作為該專業課程考核的標準。從2004年開始,航空機電設備維修專業實施“以證代考”,經過3年探索與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獲得本專業技能證書的比例已增至98%。(作者系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張敏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