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操作員應用技能培訓和鑒定標準
1 定義
使用微型計算機及相關外部設備的初級工作技能,并作為進入國家計算機高新技術各專業模塊(中級)的基礎階段。
2 適用對象
在校學生或在崗、轉崗及將上崗的有關微型計算機操作或文字錄入處理操作技能的社會勞動者。
3 相應等級
專項技能水平達到相當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資格技能等級五級。
4 培訓期限
在校學生學科培訓100-120學時(含操作)
社會短期強化培訓60-80學時(含操作)
5 技能標準
5.1 知識要求
掌握微機及常用設備的連接和使用方法及相關知識。
熟練掌握微機操作系統的基本知識和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
熟練掌握中文操作系統的使用方法和知識。
熟練掌握中文文字處理軟件的使用方法和知識。
熟練掌握中文電子表格軟件的使用方法和知識。
掌握防病毒基本知識。
了解有關計算機網絡及多媒體技術。
5.2 技能要求:
具有熟練的操作系統使用能力。
具有熟練的文件管理、程序管理、模擬打印和打印設置能力。
熟練掌握一種文字錄入方法。
具有熟練的文字處理軟件的使用能力。
具有熟練的電子表格軟件的使用能力。
6 鑒定要求
6.1 申報條件
考試面向全體社會勞動者。
申請參加考核的人員,經過要求的培訓后,可參加本項考試。
6.2 考評員構成
考核應由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注冊的考評員組成考評組主持,每場考試的考評組須由三名以上注冊考評員組成,每位考評員在一場考試中多監考、評判10名考生。
6.3 鑒定方式與鑒定時間
鑒定方式:使用全國統一題庫,按照操作要求,完成指定的考試題目;考試全部在計算機的相應操作系統和應用程序中完成,實際測試操作技能。
鑒定時間:實際操作為150分鐘。
7 鑒定內容
7.1 應知
7.1.1 計算機基礎知識
計算機發展歷史、計算機的特點、計算機基本組成、信息存儲方式、軟硬件基礎知識、計算機使用基本常識、計算機病毒的基本知識等。
7.1.2 中文操作系統基礎知識
中文操作系統的主要特點、界面屬性及菜單使用知識、漢字輸入法基本知識、應用程序基本知識、剪貼板應用知識、文件使用知識等。
7.1.3 文字處理基礎知識
文字輸入與處理基本知識、文字處理軟件的特點、文件的建立與保存知識、編輯菜單使用知識、格式編排與處理基本知識、對象處理基本知識、特殊效果處理基本知識、文字表格處理基本知識等。
7.1.4 電子表格處理基礎知識
電子表格處理基本知識、電子表格處理軟件的主要特點、電子表格的結構、單元格的基本處理辦法、數據的輸入與處理、格式處理基本知識、函數與公式基本知識、數值計算基本知識、數據與圖表處理知識等。
7.2 應會
7.2.1 文字錄入
7.2.1.1 英文錄入
每分鐘錄入英文字符80個開始計分。
小于等于80個字符為0分。
高于80個字符,每增加4個計1分。
例如:84個計1分、88分計2分、90分也計2分、92分計3分,以此類推。
每分鐘達到120個字符為10分。
半角輸入。
7.2.1.2 漢字錄入
每分鐘錄入1個字為1分。
每分鐘錄入20個字為20分。
全角輸入。
7.2.2 中文操作系統基本設置
桌面文件夾和文件快捷方式的設置:桌面文件夾和文件快捷方式的建立、刪除、改名、移動、復制和屬性的設置或修改。
打印機的設置:打印機驅動程序安裝、刪除、連接、設置。
桌面顯示屬性的設置及剪貼板:桌面背景、屏幕保護程序和外觀的設置。
剪貼板的使用。
7.2.3 資源管理器使用
文件夾管理:文件夾的建立、改名、刪除、復制、移動及屬性設置。
文件管理:文件的改名、刪除、復制、移動及屬性設置。
7.2.4 基本編輯排版
文本編輯:文字的輸入、修改、剪貼。文件的打開、建立、保存。
文本格式:字符格式、段落格式、分欄與分頁排版。
頁面設置:頁邊距、紙張大小、頁眉、頁腳的設置。
7.2.5 圖文混排
圖形處理:圖片的插入、剪裁、編輯、圖文混排。
藝術字體:藝術字體的編輯、造型、效果設置及插入正文,并與正文混排。
7.2.6 基本表格與公式
表格處理:表格的建立、編輯、格式化,邊框設置。
公式處理:數學公式的建立、編輯、制作,并能插入正文,與正文混排。
7.2.7 電子工作表
工作表編輯:單元格的文字、公式、函數的輸入、編輯。行、列、區域、工作表的插入、修改、刪除等操作。
工作表格式化:單元格、行、列的格式的設置。
工作表打印及頁面設置:工作表打印預覽操作。頁面設置包括:頁面、頁邊距、頁眉與頁腳、工作表的設置。
7.2.8 圖表與數據處理
圖表處理:圖表的建立、嵌入、編輯及修改。
數據列表:數據列表建立、查詢、排序,篩選及分類匯總。
附加說明
本技能培訓和鑒定標準經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專家委員會計算機專業委員會審議通過,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負責解釋。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