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地簽了就業協議,臨到畢業,卻突然被公司“踢出門外”,這樣的遭遇無論是誰碰上了,都會郁悶不已。應屆畢業生小劉近就碰上了這樣的事。公司本來認為小劉是業務尖子,值得培養。但在實習期間,卻發現小劉沒有好好工作,總是請假。
專業人士稱,應屆畢業生在實習期應該重視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任務,充分顯示出自己的聰明才智,贏得用人單位的認同,這樣才能順利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法律關系,完成從三方協議到就業合同的轉變。
畢業生:到手的工作后泡湯了
小劉說,自己3月就開始到這家公司實習,并約定實習期到畢業為止。4月時,小劉與公司簽訂了“三方協議書”,因為算是同寢室同學中較早簽約的,大家都很羨慕他。
七月,小劉滿心歡喜準備和公司簽合同。結果公司讓他先回去等通知。后來小劉再去問時,公司人力資源部跟小劉說,根據他在實習期間的工作表現和實習評估報告,決定不與小劉簽訂勞動合同。
小劉認為,公司既然與我簽訂了“三方協議書”,畢業后就應當與我簽訂勞動合同。如果公司不與我簽訂勞動合同,就應當賠償解除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
用人單位:他不符合公司企業文化
而在這家公司看來,當時選中了小劉來實習,確實是把他作為重點培養對象來看待的。因為小劉畢業于重點大學計算機專業,大學期間各門課成績也都不錯。而且,他還在學校參加過一些計算機編程設計方面的比賽,并取得了好成績。惟一的不足就是項目經驗比較少,需要多參與一些項目操作,以求盡快和公司業務相匹配。
但當小劉進公司后,業務部門就開始向人力資源部反映:小劉今天又沒來上班,今天又請假了……部門經理問小劉,你近怎么總請假,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情?結果小劉的回答讓經理瞠目結舌:外地同學來了,要陪他們逛逛,盡盡地主之誼。后來,同事們也反映,小劉上班期間經常吹噓,他以前參加過的比賽如何如何,獲了什么獎。
公司人力資源部表示,根據業務部門的反饋,他們認為小劉的行為與價值追求不符合公司的企業文化,因此不準備錄用他。
律師:簽了三方協議并不保險
簽了三方協議,不簽勞動合同,公司是不是要負違約責任呢?
資深勞動法律法規專家張馳認為,三方協議書是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的書面表現形式,以便于解決應屆畢業生戶籍、檔案、保險、公積金等一系列相關問題。協議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終止。因而三方協議書只是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之間簽訂的就業意向,不是勞動關系的法律文件,對勞動關系沒有約束力,只有畢業生到單位報到,并與單位簽訂了勞動合同或形成了事實勞動關系,意向變為現實之后,畢業生才能和用人單位形成正式的勞動關系。有的企業在和學生簽訂三方協議后,要求學生畢業前到公司實習,企業在學生畢業后根據其實習表現及簽訂勞動合同的原則,協商簽訂勞動合同,也可能出現不簽訂的情況。因此,對于畢業生來說,簽訂了三方協議并沒有進入就業的“保險箱”,還需要接受用人單位實習期、試用期的進一步考察。
不過,小劉實習的這家公司因為他的表現拒絕錄用,沒有履行三方協議上承諾的義務和責任,因此屬于違約行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按照當初協議的約定補償小劉和校方一定的違約金。
人力資源人士:招人建議進行性格測試
“出現小劉這樣的情況,也是人力資源部門工作的失職。”一位專業人士毫不客氣地指出。
杭州啟迪文化教育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宇青稱,畢業生專業知識水平差異不大,實踐經歷較少,因此性格等隱性指標在選才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參考依據。
現在市場中有不少專業的網絡測評系統可以選擇。對新員工的測評工具費用一般在百元左右,整個測評過程大約在15分鐘左右,當場就能出分析報告,測試能反映人才的職業規劃、性格特征、崗位匹配度等方面的情況。目前,杭州本地已經有移動、士蘭微等公司招聘新員工時采用了這種測評。
除了進行科學測評外,企業好能如實地向畢業生介紹企業自身特征和待遇情況,不要讓畢業生進入企業后感到與期望落差太大,以減少違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