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8年就業工作回顧
2008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經受住了歷史罕見的重大挑戰和考驗。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奮力拼搏,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城鎮新增就業1113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761元,實際增長8.4%和8%。
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完善促進就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落實低工資制度。
各項社會保險覆蓋面繼續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增加1753萬和2028萬,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繼續增加。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人均每月新增110元。啟動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積極探索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農民工、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穩步推進。全面加強城鄉居民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設,救助人數達到6619萬人。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經濟增速持續下滑,已成為影響全局的主要矛盾。一些行業產能過剩,部分企業經營困難,就業形勢十分嚴峻,財政減收增支因素增多,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
二、2009年就業工作總體部署
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6%以內;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4%左右;國際收支狀況繼續改善。這里要著重說明,提出8%左右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綜合考慮了發展的需要和可能。在我們這樣一個13億人口的發展中國家,要擴大城鄉就業,增加居民收入,維護社會穩定,就必須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長速度。只要政策對頭,措施得當,落實有力,就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須把握好以下原則:
一是擴內需、保增長。堅持把扭轉經濟增速下滑趨勢作為宏觀調控重要的目標,把擴大國內需求作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長期戰略方針和根本著力點,增加有效需求,加強薄弱環節,充分發揮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導作用。
二是調結構、上水平。堅持把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變壓力為動力,堅定不移地保護和發展先進生產力,淘汰落后產能,整合生產要素,拓展發展空間,實現保增長和調結構、增效益相統一,增強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發展后勁。
三是抓改革、增活力。堅持把深化改革開放作為促進科學發展的根本動力,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力度,消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創造活力。
四是重民生、促和諧。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關注民生,越要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把促進增長與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緊密結合起來,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三、2009年就業工作主要任務
今年的政府工作,要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主線,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全面實施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計劃。
大幅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擴大城鄉就業,促進社會事業發展。
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要加強產業、貿易、土地、投資、就業政策與財政、貨幣政策的一致性和協調性,形成調控合力。
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抓緊落實金融支持政策,健全融資擔保體系,簡化貸款程序,增加貸款規模。中央財政中小企業發展資金從39億元增加到96億元。繼續實行鼓勵中小企業科技創新、技術改造、增加就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健全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要集中力量辦一些經濟社會發展急需、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實事,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千方百計促進就業。充分發揮服務業、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在吸納就業中的作用。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中央財政擬投入420億元資金。
一是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突出位置。高校畢業生到城鄉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就業,給予社會保險和崗位補貼;到農村基層服務和參軍入伍,給予學費補償和代償助學貸款。鼓勵承擔重點科研項目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吸納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從事科研工作。企業吸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可按規定享受相關就業扶持政策。加快建設一批投資少、見效快的大學生創業園或創業孵化基地。
二是廣開農民工就業門路和穩定現有就業崗位。要發揮政府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帶動農民工就業的作用。鼓勵和支持困難企業與員工協商薪酬,采取靈活用工、彈性工時、技能培訓等辦法,盡量不裁員。加強有組織的勞務輸出,引導農民工有序流動。組織返鄉農民工參與農村公共設施建設。
三是幫助城鎮就業困難人員、零就業家庭和災區勞動力就業。進一步開辟公益性就業崗位。
四是大力支持自主創業、自謀職業,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在市場準入、財稅金融、經營用地等方面提供便利和優惠,鼓勵更多勞動者成為創業者。對自主創業、農民工返鄉創業要進一步降低門檻,給予更大支持。
五是進一步改善對就業的公共服務。加強就業信息發布、職業介紹和就業指導工作。大力開展職業培訓。加大對就業困難人員和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政策扶持。 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一是推進制度建設。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繼續開展做實個人賬戶試點,全面推進省級統籌。制定實施農民工養老保險辦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要覆蓋全國10%左右的縣(市)。
出臺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完善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健全城鄉社會救助制度。
擴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重點做好非公有制經濟從業人員、農民工、被征地農民、靈活就業人員和自由職業者參保工作。農村低保要做到應保盡保。切實加強社會保障基金監管,保證基金安全。
提高社會保障待遇。今明兩年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人均每年增長10%左右。繼續提高失業保險金和工傷保險金標準。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等保障水平,提高優撫對象撫恤和生活補助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