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倆在地下居室里翩翩起舞。
存放在地下居室里的蔬菜上,還有水珠。
地下造房子,老陳樂此不疲。
地下房屋走廊,很亮很寬敞。
好的房子太貴買不起,自己家的破房子夏天太熱,冬天太冷,鄭州市64歲的退休礦工陳新年用4年,在自家居住的棚戶區院內地下6米處,挖出一個50平方米的房間。這個地下房間冬暖夏涼,按照附近房地產價格計算,價值20多萬元。嘗到甜頭的老陳,計劃繼續努力,在地下挖出個三室一廳來。
今天,這樣的新聞經河南當地媒體報道之后,立即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引來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
“地下”的幸福生活
陳新年住在鄭州市西郊的一個棚戶區內。這個棚戶區共3排,每排由10多間兩米高的簡易房屋連成。
住在陳新年隔壁的一位40歲左右的市民介紹說,陳新年退休前在平頂山做過煤礦掘進工。陳新年從4年前開始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挖掘地道,還買了礦燈、頭盔、迷彩服、抓鉤等專業工具。“閑的時候就挖,老頭是個閑不住的人。”
“我去老人挖的‘地道’里看過,冬暖夏涼,很不賴。”據這位市民介紹,現在老人已經在地下挖出了50多平方米的一間房子。“有門,有臺階,臺階是水泥的,進去后是兩米長、近1米寬的過道。然后就是一個10多平方米的房間,里面很干凈。”
陳新年的老伴兒劉舒拉在接受當地媒體記者采訪時說,他們家地面上的舊房子,在女兒尚未出嫁前,還能容納下一家人生活。后來有了女婿、外甥,住房就成了問題。而附近的房價每平方米5000多元,他們根本買不起。于是,當過礦工的老伴兒決定運用自己以前的工作特長,在自己家的地下給老婆和女兒挖個好房子。
“看,那就是排氣口。”一位與劉舒拉相熟的大媽,指著老人院內6米多高的一個塔樓說。大媽告訴記者,陳新年做礦工時多次獲得技術標兵,所以“挖地道”很專業,不但留有通風通道,還在墻角等承重部位澆灌有水泥。
陳新年也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挖掘地下室沒有圖紙,是按他自己的勾畫進行的,“設計標準能抗擊八級地震。”白天,地下室溫度只有19攝氏度,像冰箱一樣,夜晚溫度更低。當下的季節,在地下房子里睡覺,晚上需要蓋兩床被子保暖。現在,地下房子已經成為兒女們爭相避暑的場所。
地上的“不幸福”生活
相比陳新年的地下幸福生活,他的鄰居們卻沒那么幸運。因為即使他們想仿照陳新年那樣挖地下室,也沒有條件。
記者在當地看到,陳新年和鄰居們居住的棚戶區,共有3排兩米多高的石棉瓦房,形成“W”型。陳新年的房屋,正處在“W”的拐點處。一位女住戶介紹說,因為處在拐點地帶,陳新年才有院子。“我們都是10多平方米的房間。你看,兩排房屋的間距只有不到2.5米。”
隨著這位女住戶的指引,記者看到,這些僅有兩米高的房屋,墻體沒有粉刷,屋頂上錯落地鋪著老舊的石棉瓦。隨手打開一間屋子的房門,僅有10多平方米的空間里,擁擠地擺著床和其他生活用品。不到兩平方米的廚房內,電線隨意耷拉在地上和墻上。
正在一棵樹下乘涼的數位居民,對棚戶區的居住條件充滿抱怨。
“這里總的來說就是臟、亂、差。廁所臟到不能進,垃圾也沒人清理。夏天熱死人,冬天凍死人,一下雨屋里就漏水。相鄰的房屋都是共用墻壁,這屋放電視,那屋聽得一清二楚。”一位年輕姑娘不好意思地說。
一位王先生則表示,夏天就是裝空調也沒用,因為房屋都是共用墻壁,還有不少漏洞,“冷氣都跑到隔壁去了”。王先生指著一間有翻新痕跡的屋子說,去年,這間屋子因電線老化發生火災,多虧發現及時,否則后果不堪設想。后來,物業才對棚戶區進行了電線改造。
“如果入口發生火災,這邊是堵死的,我們跑都跑不了。道路窄,救火車也進不來,想想就覺得可怕。”王先生說。
據當地多位住戶介紹,這片棚戶區是1980年左右建廠的國有企業鄭州印染廠的職工臨時住房。1996年,該廠倒閉,但職工仍在此居住。2005年,與棚戶區相近的廠址土地被出賣,現已建成商品房出售,職工們領到了不同數額的補償款。但是,這些錢根本買不到旁邊近在咫尺的一間房子。
該女士介紹說,他老公現在替別人拉貨,月工資1000多元,兒子今年11歲,正上小學。“孩子在家住,越來越大了,但沒辦法,只能擠一個屋。現在,我們一家四口住一間十幾平方米的小屋。房價漲那么快,買房子的事想都不用想。”這位女士面無表情地說。
政府表態要調查處理,網友表示同情
鄭州市房管局一位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詢問時說,按目前情況看,陳新年所挖的地下室,肯定沒有辦理合法的手續,因此沒有合法的產權,不受法律保護。
“沒有經過審批,應該說是違章建筑。”鄭州市城鄉規劃局信訪處的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咨詢時說。這位工作人員表示,如果媒體沒有報道,這件事情誰也不知道,但現在被媒體報道出來,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該局肯定會進行調查處理,并終依法拿出一個結果。
有網友表示,在處理引起社會關注的熱點事件時,政府應該慎重權衡,好找到一個圓滿的解決辦法。一位網友建議說:“主管部門可以先組織專家對老人的地下室進行安全檢查,如果確實存在安全問題,那就依法查處,但應考慮從輕。如果確實不存在安全問題,可以考慮補辦手續,同時對社會明確與此種行為相關的法律規定。”
鄭州退休礦工掘地6米造房 或被責令回復原狀
鄭州市秦嶺路北段一院落,64歲的退休礦工陳新年,重新帶上礦燈、戴上頭盔,操起干了幾十年的掘進工作———但這次不是挖礦,而是地下造房。
“附近的房價每平方米5000多元,我們根本買不起。”為了給妻女挖地下居室,陳新年整整挖了4年,如果不是聽說房子要拆遷,影響到了工程進展,他會挖出夢寐以求的“三室一廳”。
在地下居室,他和老伴跳舞、唱歌,其樂融融,女兒們也爭相下來居住。昨日,這則由大河網發出的新聞,公布了陳老漢4年時間挖出的50平方米的標間,寬敞明亮的走廊讓買不起房子的人唏噓不已。而更多人擔憂“曝光后,會不會被判定為違章建筑?”
掘地6米老礦工建地下標間
戴著頭盔,帶上抓鉤、礦燈等
設備,陳新年又要下地工作了。陳新年每次都要在地下工作四五個小時。4年過去了,他已挖掘出50平方米的空間,初步實現了住人構想。
沿著水泥臺階而下,前行約2米,一間約10平方米的住所出現在眼前。房間四周刷得雪白,床上的被褥干凈,音響、書架擺放在床前。床的兩端,挖掘出高2米、寬約70厘米的巷道,巷道墻壁上,被挖出多個平臺,哈密瓜、啤酒、黃瓜等放置在上面。“地下室19℃,把食品放這兒,就像放冰箱里一樣。”陳新年說。
陳新年家房子在女兒尚未出嫁前,還能容納下一家人生活,而現在,有了女婿、外甥,待他們回來,住房成了問題。“附近的房價每平方米5000多元,我們根本買不起”,陳新年向媒體表示,“近兩年,聽說房子要拆遷,我就放慢了工程進展。如果我們的房屋不在拆遷范圍,我要在地下挖出三室一廳。”
據陳老漢稱,做礦工時,他多次獲得技術標兵榮譽,對地下房屋巷道設計很有心得。他按照煤礦標準設計,預留兩個通風通道,便于空氣流通,在墻角及承重重點部位,澆灌水泥凝固。“挖掘地下室沒有圖紙,是按我自己的勾畫進行的,其設計標準能抗擊8級地震。”
據了解,陳新年祖籍周口太康,退休前在平頂山煤礦做掘進工,他一直想著要發揮自己的特長,為家人挖出地下居室。退休后,他和家人在鄭州安家,因所住的院子比較大,他籌劃著把多年的夢想變成現實。
奇招:地下“挖出”房子
陳老漢花費4年時間建造的50平方米的標間一經出爐,立刻引來眾多網友“駐足觀看”,嘖嘖稱奇。6米的室內高度,寬敞明亮的走廊,天然的冰箱,“冬暖夏涼,還可抗8級地震”,這讓被高房價壓得喘不過氣來的網友們,對陳老漢躲避高房價的奇招敬佩不已。
網友們紛紛跟帖:“老爺子太有才了!”也讓很多人有了一同“挖房子”的想法:“同志們,你還在想著怎樣省吃儉用買房子嗎,你OUT了,來吧,一起挖吧!”網友小柯的留言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
但敬佩之余,更多的網友表示很難過。網友“荊棘鳥”就寫道:酸楚!高房價到這份兒上了!網友“haha”追問:百姓何時實現居者有其屋?也有網民為陳新年地下標間的曝光而擔憂,“會不會被判定為違章建筑?”“會不會被有關部門查封?”
或被責令回復原狀
就網友們的疑問,記者采訪了廣東勝倫律師事務所劉繼承律師。
劉律師告訴記者,建筑房屋必須經過土地部門和規劃部門的批準,如果在沒有批準的情況下,建房是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的。對于陳新年在地下建造房屋的行為,劉律師認為:“這樣的房屋權益既得不到保障,也可能危及其他房屋的安全。應被責令改正并回復原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