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地處炎帝故里、青銅器之鄉——寶雞市,“宜居宜業宜游”的幸福美麗城市,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西部工業重鎮,隴海、寶成、寶中鐵路交匯處,中國境內亞歐大陸橋上第三個大十字樞紐,是我國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城市;華夏始祖炎帝的故鄉,周秦王朝的發祥地,素有“佛骨圣地、民間美術之鄉”美譽,古稱“陳倉”,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城市。
陜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以智能制造專業群為主體,電子信息和交通運輸專業群為重點,兼顧土木工程和現代服務專業群綜合發展,辦學特色鮮明,優勢突出。以培養社會急需緊缺的專門型高素質技能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創新“理實一體”教學模式,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實施“嵌入式”校企合作,形成了“專業有特長、比賽有優勢、實踐有技能、就業有市場、升學有方向”的育人新局面。
陜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傳承豐富的辦學歷史積淀和優良的辦學傳統,堅持“厚德強技,立身立業”的校訓精神,樹立“團結奮進,求實創新”的教育理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實施愛國、文化、管理、課堂、實踐、讀書、體育、美育、勞動“九維育人”模式,全面提升辦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深受社會認可。
陜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現有寶福路校區和蟠龍校區兩個校區,占地面積1000余畝,各類在冊學生1萬余人。堅持走“內涵提升、特色發展”之路,以形成雄厚的綜合實力、打造優良的辦學質量、培養卓越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實現高水平科研成果持續突破、建設高水平智能制造特色校為目標,為全國裝備制造業轉型發展貢獻力量。
陜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實訓設備方面,擁有設備優良、功能齊備的國家級電子電工類、機電技術類、汽車維修類、數控技術類的校內外實訓基地、實驗室和產業學院,生均教學設備近4萬余元;師資建設方面,擁有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優化、能力優秀、充滿愛心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校園信息化方面,近年來累計投入兩千萬,實現校園Wfi全覆蓋,千兆光纖進教室,建成信息化大樓、智能化教室。
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是大學生第二課堂的重要內容,學院重視校園環境對教育的影響,從人文環境和基礎設施兩個方面建設校園文化。來自全國22個省(自治區)18個不同民族的學生,在校園里自由呼吸、展翅翱翔、突破創新,碰撞出絢爛的思想火花,找到了自我發展的空間。多彩的校園文化,讓教師感受教育的幸福,讓學生享受幸福的教育,讓學習生活變成一種享受。
舒適優雅、安全方便、安居樂學的住宿環境,4人間標準化宿舍,獨立衛生間、陽臺,配備書桌、衣柜、風扇、熱水器、寬帶網絡等生活設施;品種豐富,質優價廉的學生餐飲服務,餐廳環境整潔、設施齊備,東西南北特色美食樣樣俱全,不同風味的菜品與特色小吃供同學們自由選擇。開設專門民族食堂,提供周到飲食服務。對菜品質量、衛生安全等進行嚴格的控制和管理,真正做到服務于師生,讓大家吃的滿意、吃的放心。
設有智能制造學院、電子與信息學院、汽車工程學院、鐵道工程學院、經管與藝術學院共5個二級學院,開設云計算、信息安全、軟件技術、智能控制、鐵道信號、新能源汽車、動漫制作、建筑工程、高速鐵路客運服務、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等35個專業,形成專業結構與區域重點經濟布局相適應,高技能緊缺人才和社會通用型人才需求融合發展的新格局,畢業生供不應求,深受社會歡迎。
學院歷來重視學生發展,學生就業、學歷提升通道暢通。畢業時,每位學生都能有一份滿意且體面的工作,以此學以致用,實現自身價值;學院高度重視專升本工作,鼓勵學生通過專升本提升學歷,學院每年專升本通過率保持在94%以上,大部分同學都能考入陜西省內一本院校;學生也可以通過大學生入伍實現保家衛國的夢想,轉業后可享受自主創業免稅待遇等政策;還可以通過參加公務員或事業單位招考,進入行政事業單位。
三十多年來,學校辦學聲譽日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支持和認可。先后被評為“陜西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信息產業系統先進集體”“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首批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首批國家和陜西省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教育部‘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產教融合促進計劃建設院校”“教育部中德職業教育汽車機電合作項目院校”“國家電子信息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國家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工程實施院校”“陜西電子職教集團”和“寶雞市現代裝備制造職教集團”牽頭單位。
智能制造學院是學校實力雄厚的主要二級學院之一,著重培養大中型企業從事機電類產品的生產、制造、調試、管理、維護、營銷等工作的高級技能應用型人才。下設有機電系、電氣系、機械系、工程中心四個系部。主要開設機電一體化技術、數控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工業機器人技術、智能控制技術等六個專業,其中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是省級培育專業、國家骨干專業。數控技術專業是首批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近年來,學院多次獲得“先進集體”“先進黨支部”等榮譽稱號,并于2018年被陜西省委高教工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智能制造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師德高尚、團結奮進、勇于創新的教師團隊,現有教師35人,其中專職教師25人,研究生學歷22人,副教授職稱11人,中級職稱8人,“雙師素質”教師16人。其中有30余人次參加國家級、省級骨干教師培訓,3人到德國參加中德師資交流培訓。有8名教師是來自國有大型企業的高技能人才,先后有12人次獲得“陜西省優秀教師”“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等榮譽稱號。
智能制造學院實習實訓條件優越,建有四個實訓中心,智能制造生產線、智能控制實訓室、機器人協同創新中心、逆向工程實訓室、CAD/CAM實訓室、機電一體化實訓室、數控工業中心等各類實習實訓室20余個,中央財政支持機電實訓基地1個,可滿足學院各專業課程實習實訓教學,同時能對外承擔各類培訓和比賽任務。此外,智能制造學院積極開展與相關企業的交流活動,“智慧工廠―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獲得教育部認定,成立慧科AI智能學院,風標制造產業學院等,作為學生崗位綜合能力實習基地,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訓練得到充分保證。
慧科教育集團本著自身在教育行業領域的豐富經驗及資源優勢,與陜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校企聯合辦學,共建慧科AI智能學院。校企協作實施實訓基地建設、軟硬件設備及教學資源引進、企業案例化實訓、就業實訓與就業指導,協同培養可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技能型人才。
慧科教育集團是教育部產教融合認證單位,已有十年校企合作辦學經驗,全國合作高校2000多所,多年來與上萬家公司建立了人才合作聯盟。
電子與信息學院是學院實力雄厚的二級學院之一,主要開設有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動漫制作技術、軟件技術、現代通信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大數據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云計算技術應用、數字媒體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等專業。其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獲批全國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是省級專業。
現有專兼職教師44人,其中國家級名師1人,副教授6人,碩士及以上學歷20人,“雙師型”教師比例達75%。經過多年的錘煉,已初步形成了一支年齡結構合理、師德高尚、教學水平較高、專業能力較強、敢于改革創新、充滿活力的教學團隊。專業實驗實訓條件完備,建有中央財政支持電工電子實訓基地1個,校企合作通信工程、嵌入式/EDA技術、三星LED實訓基地3個,開拓有校外實訓基地8個,涵蓋電子技術、通信組網、嵌入式、無人機技術、網絡應用、大數據應用、動畫漫畫創作、數字媒體應用、云計算技術應用等30余個校內實訓基地,為學生專業領域學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近五年學生多次參加全國、省、市技能競賽,涉及項目包括:電子產品設計及制作、嵌入式技術應用開發、信息安全管理與評估,共獲得四個全國二等獎,七個全國三等獎,十幾個全省一等獎。
校企合作∶厚溥IT軟件學院是順應IT行業發展迅速、專業分支方向較多、人才需求量大、就業前景良好等客觀需求,與學院聯合開辦的“高等學歷+職業技能+定向就業”三合一特色學院。其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具有優秀職業素質的,能從事計算機軟件開發、UI前端、ERP系統運維與實施、網站推廣與運營、物聯網實施與開發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學生課程根據企業需求,結合現階段企業的主流技術編制教材,然后再安排、制定課程內容組織教學;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教學模式,在扎實的掌握理論知識的前提下,進行上機課程的技術實踐鞏固,同時配備有項目案例課,增加學生的企業項目經驗,讓學生真正的掌握企業對口的專業技術;課程與課程、學期與學期之間的銜接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系統性強、課程內容涵蓋了當前各大軟件公司和IT企業正在使用的流行軟件;除了專業教材之外,還有職業素養和創新創業課的教材,貼近學生生活、趣味性和操作性強。
就業質量:學生就讀厚溥學院完成學業畢業后根據學生意向選擇就業城市,直接推薦安置對口就業。校區合作單位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西安、武漢、成都、南京、鄭州等城市設置了十大就業基地,長期合作企業超過10000家。而厚溥合作院校2019屆畢業生半年后的平均收入為6137元,比全國高職計算機類(3954元)高2183元,比全國本科計算機類(5638元)高499元。在與外部參照系的比較中,厚溥合作院校畢業生情況較好。
2022年招生專業:軟件技術,現代通信技術,云計算技術應用,信息安全技術應用,物聯網應用技術等五個專業。
鐵道工程學院現有專兼職教師20余人,研究生以上學歷20人,副教授以上職稱8人,雙師型教師15人,陜西省教學能手1人,校級名師1人,形成了一支梯隊合理、素質過硬、具備“教學、研發、技術服務”能力的教師隊伍。
鐵道工程學院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指導思想,實習實訓條件優良。設有建筑施工技術、工程造價、鐵道工程施工、鐵道運營管理、鐵道信號控制等多個校內外培訓基地,建有功能完備的鐵道綜合實訓中心、工程項目管理中心、工程測量、土木工程材料檢測中心、BIM中心、鋼筋翻樣加工室、鐵道沙盤、鐵道信號實訓室等15個實訓室。與中鐵三局、中鐵一局、中煤集團、中建集團、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陜建集團等40余家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關系。形成了“基礎訓練─仿真鍛煉一實際操練”三層遞進的學生能力培養機制。
汽車工程學院下設汽車檢修和新能源兩個系部,開設有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汽車電子技術、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等專業,其中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是省級骨干專業;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是院級特色專業;新能源汽車技術是新興專業,涵蓋汽車制造、汽車商務、汽車技術服務、汽車機電維修、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已為社會培養了四干余名優秀畢業生。
學院各專業實訓場地建筑面積6000余平方米,設備資產1200多萬元,建有汽車維護中心、汽車車身修復實訓中心、汽車美容實訓中心各一個及發動機拆裝實訓室、新能源汽車實訓室、“1+x”認證實訓室等16個實訓室,實習整車26輛。
學院先后加入教育部中德職業教育汽車機電合作(SGAVE)項目、教育部上汽通用AYEC項目;成立吉利汽車產業學院,開展國際化、多維度、深層次的校企合作。在提高汽車專業的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同時,也將大量合格的人才輸送到奔馳、奧迪、寶馬、吉利、上汽通用、陜汽集團等優秀企業就業。畢業學生以扎實的基本功和過硬的職業能力贏得了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和廣泛歡迎。
辦學宗旨:“勤學、修身、協作、奉獻”,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開設專業:大數據與會計、高速鐵路客運服務、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網絡營銷與直播電商。
師資條件:現有專兼職教師23人,雙師型教師4人,副教授職稱2人,中、高級執業資格4人,碩士以上學歷16人。主持教育廳課題1項,校級課題6項,發表論文16篇。
實訓條件:各類實訓室21個,建有高鐵模擬倉實訓基地1個,酒店綜合實訓室1個,會計實訓室2個,總面積達2000平方米。
辦學成果:學院在全國禮儀大賽中獲二等獎1項,三等獎8項,在全國會計職稱考試及1+X證書考試中均取得優異成績。校企合作方面與寶雞皇冠假日酒店等企業開展深入的合作,在拓寬就業渠道的同時逐步實現實踐課程融合。
校企雙方整合雙方師資、設備資源,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結合企業對人才的能力需求,共同培育半導體微系統集成和封裝測試行業高技能人才。長電科技還為學生提供獎學金、舉辦各類校園活動等。主要招收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現代通信技術等專業學生。
校企雙方秉承“聯合培養,協作共贏”的精神和理念,在學科建設、教材編制、教師隊伍建設、學生就業等方面深入開展多角度、全方位的合作。
主要招收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現代通信技術等專業學生。
學校與中鐵三局運輸工程分公司采用“訂單班”辦學模式,旨在從鐵道行業精準獲取人才需求訂單,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在師資、技術、辦學條件等方面深度合作,有效打開鐵道類專業在鐵路行業的就業市場,為畢業生職業發展搭建良好平臺。
主要收鐵道工程技術、建筑工程技術、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鐵道交通運營管理等專業的學生。
SGAVE項目是國家教育部為深化中德職業教育領域校企合作,與德國經濟合作與發展部(GIZ)-起,攜手德國大眾、奧迪、保時捷、寶馬及戴姆勒五大汽車廠商聯合啟動的中德汽車機電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合作項目。
主要招收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新能源汽車技術、汽車電子技術等專業學生。
學院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與校企合作工作,以“推動實現更充分和更高質量的就業”為工作目標,考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世界五百強、中國五百強、戰略新興產業企業等優質單位,建立合作關系,簽訂校企合作協議。
陜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專升本考試是由省級行政部門統一組織的選拔性考試,考試對象為全日制普通高校的高職高專應屆畢業生。實質是大學專科階段教育與本科階段的專業教育的銜接,實行的是“3+2”模式(普通專科全日制學習三年,再考入普通本科全日制學習二年的模式)。被錄取的學生享受與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統招四年制本科生同等待遇,學生學習期滿,各科成績合格,由本科院校頒發普通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學士學位。
陜西省每年有兩萬余名學生通過專升本考試進入本科院校繼續學習深造。學院擁有專業的專升本考試輔導團隊,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學業指導。學院連續兩年本科升學率超過94%,居陜西省高職院校前列。
咨詢qq:3313003372
相關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