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 年“863”計劃啟動電動汽車專項以來,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以此鼓勵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2004 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布《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強調要重點發展混合動力汽車技術。2007 年11 月,國家發改委頒布執行《新能源汽車生產準入管理規則》,首次界定了新能源汽車的概念和范圍,并定制了各類新能源汽車生產的統一標準。可以說該規則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史的一座里程碑,是國真正鼓勵發展新能源汽車及市場化的開始。2009 年1 月,財政部、科技部發出了《關于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北京、上海、重慶、長春、大連、杭州、濟南、武漢、深圳、合肥、長沙、昆明和南昌等13 個城市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2 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出臺,公共服務用乘用車河輕型商用混合動力車低補貼4000 元,高補貼5 萬元,燃料電池乘用車河輕型商用車的補貼高位25 萬元。2010 年4 月,工信部推出電動車“國家標準”,這為電動汽車產業化發展提供的保障。
這一系列政策的相繼出臺,表明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大力扶持以及對其的高度重視。過往的經驗表明,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些扶持政策有利于鼓勵汽車企業加大科研投資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的研發水平,有利于鼓勵汽車企業積極拓展市場,實現新能源汽車的產業化。唐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對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進行了調研后決定開設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以保證社會對新能源汽車檢測、保養、維修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