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官方雜志,1888年發行。這本雜志在攝影界有非凡的影響力,許多攝影師都夢想將自己的精彩作品在上面發布,而入選的寥寥無幾。成為國家地理攝影師更是無數攝影愛好者畢生的追求,為什么國家地理攝影師如此有魅力。下面保定東方攝影學校就帶你走進《國家地理》攝影師Stephen Alvarez,去感受圖片的力量!
《國家地理》雜志攝影師 Stephen Alvarez
很少有人了解圖片的力量,或是《國家地理》雜志的攝影師。雖然在這本內頁精美的黃色邊框雜志上,一張圖片就勝過千言萬語,卻難以捕捉這鏡頭背后的人。我們有幸采訪到 Stephen Alvarez,他從 1995 年起為《國家地理》工作(或者說,在這份工作中幸存至今)。當然了,他的工作經歷能輕而易舉地在任何一個“職業日”(Career Day,學校舉辦的供學生了解各行各業工作的活動日)的演講中勝出。通過微軟公司引介,我們在近期的阿拉斯加之旅中遇到這位探險攝影師。(他還受國家地理頻道委派,用 Lumia 攝影手機拍攝世界七大自然奇觀,現在只剩大堡礁和北極光還沒拍。)
無論是在家鄉田納西希瓦尼(Sewanee)用手機抓拍,還是一路跋涉到無人之境(比如,巴布亞新幾內亞像大教堂一樣大的巖洞),Alvarez 用視覺敘事的方法啟發著一種廣泛的聯系——無論是地球、人類、歷史,還是未來,與我們當下的聯系。
后期處理過程是怎樣的?
數字化的后期處理。我用 RAW 格式拍攝,《國家地理》編輯部做格式轉換,然后我把關;我們用 Photoshop 處理。中間不會篡改;我們不改變圖片中的元素,只是把照片調整到我看到的實物的樣子。
你對 Instagram 怎么看?
我喜歡 Instagram,因為它普羅大眾,讓上億用戶溝通,這種主要通過視覺內容進行溝通的方式,我非常喜歡。因為這就是攝影師的作用和意義,也是我們不斷進化的根本:視覺溝通者。Instagram 挖掘了其他社交媒體沒有踏足的領域,它是個視覺化平臺。不過,在上億張的照片中,你也很難隔離掉所有的噪音。我有的同行對此感到很沮喪。從前沒人能閱讀,現在我們都識字了——但不是說講故事因此就不重要了。更多人有了相機,更多人拍照,這也不會削弱照片的重要性。
如果有個好相機那就更好了。
的確如此。(笑)這個時代對攝影師來說激動人心,因為有那么多人參與攝影,F在,更重要的是,你要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讓你的照片言之有物,而不是“這個很漂亮”。你要說的是什么?
據了解,要成為《國家地理》攝影師不僅要有精彩絕倫的攝影作品,還要有超凡脫俗的攝影技藝。“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币氤蔀椤秶业乩怼窋z影師還要在保定東方攝影學校從零開始學起,從基礎的開始學起。夢想在遠方,路在腳下,你準備好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