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二退學,高考復讀,考上高職。回想一年前的第二次高考,已經28歲的張瑩(化名)覺得,自己用八年時間想明白一個道理——選個好學校,不如選個好專業。
2010年高考,文科出身的張瑩考入江蘇一所醫學院的護理本科專業,之后又順利考上醫科大學的研究生。但2017年,在她還有一年就可以研究生畢業的時候,張瑩卻選擇了退學,回老家上高考復讀班。
張瑩的母親經營一家牙科診所。受家庭的影響,張瑩一直有個“牙醫夢”。雖然可以通過跨專業考研成為口腔醫學的研究生,但受本科護理專業的限制,張瑩將無法報考口腔執業醫師資格證。這讓她終決定退學復讀。
“我媽直截了當地說,這么大姑娘,退學去重新高考真丟人。”張瑩對記者說,“而且我也怕,自己考不上怎么辦?”
終,匆匆復習的張瑩未能考取理想的口腔醫學本科,被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的護理專業錄取,經過努力,她在2019年春季學期以年級第一的成績轉到口腔系。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口腔系主任潘灝告訴記者,接下來,張瑩可以先獲得口腔專業的大專文憑,到臨床上鍛煉幾年,再獲得報考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的機會,真正圓自己的“牙醫夢”。
看著朋友圈里曾經的同學開始讀博、工作,張瑩也感到焦慮,但她認為,自己真正的成長在于擇校觀的變化,從“院校優先”變成了“專業優先”。
“第一次高考,填志愿都是聽爸媽的,要盡量考本科,盡量去知名的學校。”張瑩坦言,“我希望用自己八年來的‘折騰’告訴大家,青年人對今后道路的選擇,不僅要看學歷和院校,更要考慮興趣和專業。”
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