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育嬰師成家政市場新寵 前景好但服務仍待規范
還不到入園年齡的孩子誰來帶?這對于需要上班,身邊又沒有老人幫忙的年輕爸爸媽媽來說,是一道不小的難題。加之嬰幼兒早期教育日益受到家長重視,于是,一種家政市場的新職業——育嬰師,開始出現,而且頗受歡迎。
現象:育嬰師供不應求
一邊要忙著上班,一邊要照顧孩子,是當今上班族的年輕爸媽們普遍面臨的困擾。市民李女士正在為這樣的事苦惱不已。她和丈夫都是80后,去年7月當二胎女兒出生時,在農村的婆婆特意趕來幫忙帶小孩,可是因為李女士和婆婆照顧孩子的觀念不同,兩人經常發生口角。李女士說,為了讓孩子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她想到了請育嬰師,可聯系了幾個家政公司,都得排隊等候。
市民江女士為給孩子找一個專業育嬰師,跑了一個多月。因為到3月底一位育嬰師才有“檔期”,生怕錯過的江女士急切地交了訂金。“我咨詢過很多中介,都只有月嫂或保姆,沒有育嬰師。現在專業的育嬰師太難找了。”
“目前,我市家政市場對育嬰師的需求量非常大,但能夠持證上崗的不多,因此出現了‘一師難求’的現象。”市內一家家政公司的人事主管張先生介紹,“現在高級育嬰師特別缺,經常是一個高級育嬰師五六個雇主來搶,有的不惜抬高價錢也要‘挖’到。前幾天有個雇主出了4000元聘請一位育嬰師,另一個雇主一聽說馬上就表示愿出4500元來聘請。”據了解,我市育嬰師的收費每月在4000元至6000元不等。
育嬰師為何這么少?
記者了解到,在唐山育嬰師還是一個新興職業。育嬰師既不是保姆,也不是月嫂,更不是幼師,而是這幾者的綜合體。2003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頒布了《育嬰員國家職業標準》,2010年又對這一標準進行了修訂。按照職業標準的定義,育嬰員是主要從事0至3歲嬰兒照料、護理和教育,指導家長科學育兒的人員。育嬰員的職業能力特征是有愛心、耐心和責任感;口齒清楚、會講普通話;觀察敏銳,操作靈活;具有學以致用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育嬰師的職業標準不低。
一個合格的育嬰師不僅需要擁有營養、衛生等方面的系統知識,而且還要會培養小孩的各種能力,比如用卡片教寶寶認字、給寶寶講故事、陪寶寶做游戲等,會給予孩子更多的幫助和指導。因此,育嬰師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礎,并非什么人都具備參加育嬰師培訓的資格。
一位育嬰師告訴記者,做育嬰師必須專業,能給予雇主正確的指導,幫助孩子父母解決養育孩子難題,否則雇主是不會滿意的。“以我個人的經歷來看,不少來請我帶孩子的家庭,都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碰到了難題,比如孩子一歲半了不會走路,不愛和別人交流,不愛吃飯等等。”
另外,一名合格的育嬰師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培訓,而且上崗證考證周期比較長,前期需要的自費投入也比較大,所以不少有想法的人都“望而卻步”。
前景好但服務仍待規范
育嬰師作為一個朝陽行業日漸受到追捧,而且,育嬰師每周有雙休,每天工作一般不超過9小時,因此,很多保姆都紛紛擠入育嬰師的行列。另外,因為育嬰師發展空間相對較大,也吸引不少青年人加入。大學生小楊說:“我是學家政專業的,平時出來做育嬰師。大學的時候覺得家政是個冷門的專業,當時想著以后好找工作,所以就選了這個專業。不過工作以后,我覺得這個行業挺有意思的,打算一直干下去。”
但是據記者了解,雖然我國已經有育嬰師的職業標準,一些城市也已經開始舉辦育嬰師資格考試,但是我市目前僅停留在培訓階段,而且不少市民在選擇育嬰師時根本不知道一名育嬰師所提供服務的質量究竟應該怎樣衡量。另外,育嬰師屬家政人員,在我國家政服務員依然屬于非正規就業工種,政府對家政服務員既無行業準入標準,也無勞動合同法的規范。因此,一旦出現糾紛,無行業法規可依。
相關鏈接:
育嬰師是用現代教育觀念和科學方法對0-3歲嬰兒進行生活照料、護理和教育的專業人員。主要從事0-3歲嬰兒照料、護理和教育工作。
0-3歲是人一生中身體和大腦發育迅速的時期,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健康,所以育嬰師這個職業應運而生。
育嬰教育是適應中國社會發展和需求應運而生的新興職業,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根據社會發展需要,適時地制定了育嬰師《國家職業標準》《培訓教程》《考試題庫》,教學方法、課件平臺、考試鑒定采用國家統一標準。
育嬰師共設三個等級,分別為:育嬰員(國家職業資格五級)中級育嬰師(國家職業資格四級)高級育嬰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經考試合格者,由中國職業教育資格認證指導中心頒發相應等級的技能證書,(全國職業教育資格認證證書CVEQC初級、中級、高級;是相關人員求職、任職、晉升等,證書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