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職業技術學院聲樂專業都學什么?聲樂專業分為三種演唱,美聲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美聲唱法聲音比較厚重,穿透力范圍廣。其次是民族唱法,聲音嘹亮、高亢,穿透力較強。最后是通俗唱法,不需要太大的穿透力,只需要表達真情實感。三種唱法各有長處。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優秀的聲樂專業讓每個求學的孩子都能達到自己的藝術追求。下面請濟源職業技術學院介紹一下聲樂專業吧!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簡介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省屬公辦普通高校,坐落在河南省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政治文化中心地帶。學院始建于1993年,占地1300畝,有沁園高新兩個校區,建筑面積51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5億元,擁有國家一級圖書館和國內領先省內一流的職業技能實訓中心。
學院現有教職工13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00余人,博士、碩士近500人,享受省政府津貼專家、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教育教學專家、省級教學名師40余人。設有14個教學系部,開設有2個應用型本科專業、63個高職專業,涉及機械、電子、汽車、冶金、建筑、旅游、護理、會計、藝術、教育、計算機等15個專業大類。其中中央財政支持重點建設專業2個、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3個、國家級骨干專業4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協同創新中心等平臺5個。
多年來,學院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以特色謀發展,以質量求生存,職業教育辦學特色日益彰顯。一是明確了奮斗目標和辦學定位。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以創建產教融合特色鮮明、人才培養質量卓越、創新創業示范引領、社會服務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全國知名高職院校為目標,持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了專業設置對接產業發展、課程設置對接崗位能力、實踐教學對接企業生產、教育服務對接社會需求的“四對接”辦學模式。二是形成了職業教育辦學特色。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實行校企合作
以學院為龍頭成立濟源職業教育集團引領職業教育發展。秉承合作共贏的原則,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形成了校中廠、廠中校、訂單式、校企共建二級學院等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形成了“圍繞產業辦專業、圍繞專業辦企業,課堂教學車間化、實習實訓生產化,校企辦學雙主體、合作育人全過程,課堂教學車間化、實習實訓生產化”的人才培養特色,切實推進了“專業共建、課程共擔、教材共編、師資共訓、基地共享、人才共育”的人才培養模式。
學院大力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參與全民技能振興工程、陽光工程、511培訓工程等,主動對接中原經濟區發展戰略,積極服務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建設,每年為社會輸送技術技能人才近5000人,培訓各類成人教育學員和技術人員上萬名,開展技術信息服務百余次。與富士康科技集團、華為集團、京東集團、甲骨文公司、浙江廣電開元名都大酒店等200多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成立了準源精密工業有限公司、甲骨文軟件學院、新能源汽車協同研發中心等,在人才培養、科技服務、文化輻射、產業發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學院持續深化盟院合作,學院與民盟河南省委簽訂盟院深化合作戰略框架協議,在民盟河南省委、省教育廳、示范區管委會的大力支持,與鄭州大學等6所本科院校、10多家民盟企業構建了“361+N”產教融合發展共同體。與鄭州輕工業學院聯辦了應用型本科專業,與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合作成立了試點班,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快速提升辦學綜合實力,為地方產業結構轉型和城市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音樂表演專業(聲樂方向)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能協調發展,掌握扎實音樂理論基礎,具備演唱、演奏、舞蹈專業技能和舞臺表演綜合素質,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具有音樂表演、節目編排、教學輔導等多方面能力,特長突出,一專多能,適應性強,創新精神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主干課程】聲樂、鋼琴、基本樂理、視唱練耳、鋼琴即興伴奏、合唱指揮、形體與舞蹈、音樂欣賞、舞臺表演及二胡、揚琴、古箏、管樂等器樂選修課程。
【就業方向】各級專業文藝團體、企事業單位、中小學、幼兒園、社會培訓機構、自主創業等。主要工作崗位:音樂教師、演員、社會音樂培訓師、企事業單位文藝宣傳干事、音樂相關行業創業者等。
聲樂專業課程理論也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和聲、曲式、樂理、聽音等學科也是學習的重中之重,學聲樂的孩子對事物的敏感程度和思維方式也會大大提高。濟源職業技術學院與各大劇團達成戰略合作,給每個學生都創造上臺表演的機會。濟源職業技術學院歡迎您的加入,還在猶豫什么,趕快撥打屏幕下方電話咨詢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