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邯鄲縣東小屯村女孩李丹丹高興地背起行囊,踏上了赴京就業之路,成為了人民大會堂行政服務處一名新員工。“我一定好好珍惜這份工作,為父母爭光,為家鄉添彩。”在當天縣里為她們舉辦的歡送會上,她激動地說。
原來,李丹丹初中畢業后一直沒有一份穩定和滿意的工作,其父母雙雙下崗,家庭生活十分拮據。得知人民大會堂管理局招聘信息后,她趕快到縣就業服務局報了名,經過體檢、面試、審核等層層篩選,終被人民大會堂管理局行政處錄用,簽訂了三年的勞動合同。
與李丹丹一樣,近一個月來,在邯鄲縣就業局的組織幫助下,該縣22名農村青年分別被人民大會堂管理局服務處、行政處錄用。這是該縣繼2006年向人民大會堂成功輸送12名安檢人員后,又一次大規模、高質量的人才輸送。截止目前,該縣共計有34名農村青年赴人民大會堂就業。
近年來,邯鄲縣就業局積極為農村青年搭建就業“橋梁”,為他們在更廣闊的舞臺上施展才華搭建平臺。為保證這次勞務輸出,他們成立了領導小組,制定工作方案,充分利用各鄉鎮勞動保障事務站和農村信息員的網絡優勢,通過電視臺、電子屏、廣播、宣傳冊等渠道,向農村青年宣傳招工信息,共出動宣傳車20余輛次,宣傳發放宣傳資料6000份,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農村信息員還進村入戶詳細介紹人民大會堂用工需求,組織動員有外出務工意向的青年積極報名參加。
此次人民大會堂招聘過程中,該縣共有100余人報名,符合條件的80余人,經層層篩選,終有22人正式“上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