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明確要求 歸納線索
(邯鄲市漢光中學 張小龍)
“《孫子兵法》中說過: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張老師表示,考生要想戰(zhàn)勝中考就要做到“知己知彼”。“己”就是自己的知識儲備和解題能力等,“彼”就是中考要求和試題特點等。每位考生想必都了解自己的情況,所以一定要潛心關注“彼”的問題。
根據(jù)《河北省中考考試說明》,中考試題歷史部分的要求是:堅持“以能力立意”和“以教育價值立意”的命題理念,強調理論聯(lián)系實際,特別是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未來。考試說明中還有這樣一段話,歷史課標規(guī)定的內容標準是最基本的能力要求,也即考生必須掌握的內容(歷史課標要求見河北省初中畢業(yè)生升學文化課考試文科綜合考試說明以及各種復習資料等)。考試內容以學習主題及其包括的知識條目形式呈現(xiàn)(課本中目錄單元結構與之相似)。除掌握知識條目及其之間的關系外,還應把握各學習主題(單元)之間的關聯(lián)。歷史學科學習主題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內容,或反映了歷史發(fā)展的內在邏輯,或揭示了歷史時代特征,其具體表述也是考試內容之一。這些要求表明了:
首先應明確教材每課課標要求,重點是理解運用性的,課標中關于理解運用性的東西多使用“理解”、“概述”、“解釋”、“說明”、“歸納”、“探討”、“評價”等詞語。有關這一方面的內容是考生學習備考中尤為注意的。
其次,歸納、整理歷史線索和階段特征。在總復習時,考生應把平時每課、每單元學習的內容重新進行知識整合,梳理出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和不同階段的特征,這樣就使考試回答問題時不至于把歷史知識混淆。例如,世界近代史基本線索是: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醞釀、確立、發(fā)展和走向壟斷。其對應的歷史事件是:醞釀(文藝復興、新航路開辟、殖民掠奪擴張、啟蒙運動)、確立(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美國獨立戰(zhàn)爭、法國大革命)、發(fā)展(工業(yè)革命、俄國農奴制改革、美國內戰(zhàn)、日本明治維新)、進入壟斷階段(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
線索的歸納和整理,同時也要注意歷史發(fā)展中的隱性線索,如世界近現(xiàn)代史中世界由分散到整體、全球化線索等。
到了考前沖刺階段,學生們最為關心的往往是考試重點到底是什么?張老師認為,學生們備考時應在課標要求掌握前提下,對于歷史基本發(fā)展線索中主干知識和社會轉型時期以及課本中歷史知識豐富的某時段史實,應給予高度關注。對于歷史現(xiàn)象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聯(lián)系密切的知識也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此外,張老師還給出了他在答題方面總結的小技巧:
1.不管是選擇題、材料題,還是問答題,首先是時間定位。然后結合該階段的時代特征進行判斷應答。
2.材料題或探究問答題,首先弄懂設問含義和回答要求。做答時如仍不得要領,則按如下步驟思考:①時間定位,回憶時代特征。②與課本相關時段史實聯(lián)系回答。
3.回答問題時語言表述注意盡量用歷史語言,用史實性、結論性語言,用概括性語言,切忌空談,無史實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