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硅谷地區孩子在出生時,就可以擁有一個伴隨終生的域名;德國的多數中小學生也都擁有自己的域名。而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日前公布的《中國少年兒童CN域名應用狀況調查》結果卻顯示:由于我國父母對少年兒童域名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中國孩子的網絡身份認證幾乎還是一片空白。
專家介紹,目前我國青少年的互聯網應用狀況不容樂觀。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統計報告,雖然目前我國18歲以下的青少年兒童網民已經達到了2300多萬,高中學生的普及率甚至超過了50%,但是瀏覽新聞、在線影視收看等卻位列青少年兒童網絡應用前位,也就是說,我國青少年兒童的網絡應用仍處于初級階段,而美國48%的兒童已經在利用互聯網開展各種研究和創造性的活動。
同時,很多發達國家青少年兒童對于互聯網的應用大多是基于域名之上。比如美國硅谷地區的醫院在孩子出生時,就給孩子注冊一個伴隨終生的域名,儲備好了基礎資源。而德國的多數中小學生都擁有自己的域名,他們普遍利用域名建立網站、開通郵箱,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專家指出,發達國家的青少年兒童在網絡上不僅開展著各種基于域名的應用,同時也已經將域名看成個人的網絡身份證;而目前我國青少年還缺乏這些創造性的互聯網應用,不迎頭趕上,將可能產生知識鴻溝,輸在起跑線上。
據悉,針對這一現象,中國校園健康行動小組與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日前發出了聯合倡議,倡導全社會重視以CN域名為龍頭的互聯網應用,增強青少年創造性應用互聯網的能力,保持我國未來可持續發展的競爭力。由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教育部等部門合作主辦的“中國校園健康行動”,也已經將推動青少年互聯網健康應用列為了今年的重要任務。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日前還正式啟動了國家域名騰飛行動,宣布從即日起至5月31日,新注冊我國國家頂級域名CN域名的用戶第一年將享受1元錢的注冊價格,從而向全社會提供了“零門檻”體驗應用國家頂級域名CN的機會,也向青少年兒童群體敞開了無障礙應用互聯網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