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志愿填報方式,你都了解嗎?目前就全國來講,各省市填報志愿的方式可分為動態志愿、分層志愿、平行志愿以及分層與平行相結合的混合志愿(即雙平 行或小平行)。小編今天為大家介紹下詳細的情況!
除內蒙古自治區外,各省市提前批以外的批次基本都已實行了平行志愿,但平行的模式、批次及志愿組合各不相同。為了幫助大家讀懂平行志愿,了解不同志 愿的特點,以高屋建瓴地駕馭這種志愿方式,我們不妨跳出一省一市的范疇,以寬廣的視角對幾種基本志愿模式進行梳理,方便大家進行比較和鑒別。
平行志愿:它由以往一個志愿順序只能報考一所院校,改為一個志愿順序可以同時填報多所院校,平行志愿的幾所院校都是第一志愿,考生不管進入哪所學校 ,都是被第一志愿錄取;平行志愿的學校數量因省、因批次而異,但基本填報要領都一致。除小平行和雙平行志愿有兩次投檔過程外,完全平行志愿即大平行 只有一次投檔過程,平行志愿實行的是“分數優先”的投檔原則。
分層志愿:又名順序志愿,是過去沿用了多年的志愿填報方式,現在多數省份的提前批次仍然實行這種模式。即考生填報的學校分為幾個層次,每個層次只填 一所學校,依次為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等等,分別對應不同的投檔過程,上一輪投檔沒有錄取的考生與錄取沒有滿額的院校進行下一輪撮合,直至 完成招生任務。這種志愿模式下,實行的是“志愿優先”的投檔方式,包含多個投檔過程。
動態志愿:這是目前內蒙古實行的一種獨特志愿填報方式,由于網上動態填報的即時性和人們對其認識的局限性,于是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甚至不少人對 其有一種恐懼感。其實,動態填報志愿和其他省份實行的志愿方式沒有什么本質區別,只不過其他省市的非動態志愿是提前填報、錄取時不可更改,填報和投 檔被分成兩個時間段,志愿表一旦上交則不可變動,而不管實際錄取情況如何。動態填報就是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把上述兩個過程糅合在一起,在時間點上不 再分離,填報和投檔同步進行,考生可即時查看自己所報學校及專業的排名情況,一旦所填學校報的人數較多、自己的名次比較靠后時,可以進行更改和替換 。了解了這個特點,我們自然就會明白:網上動態填報必須進行提前準備,根據每個考生平時學習與考試情況,挑選出適合自己報考的學校,并根據自己的專 業興趣與職業傾向,確定準備報考的專業。另外,雖然網上填報只能報一所學校,但每個考生的準備卻不能,必須事先準備多所學校備選,而且這些學校 之間要有梯度,無論從分數上還是院校地域及類型上,都要拉開一定距離、實現降次排列、科學組合。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上一所學校被否掉,后面的學校要 補上,而后補的學校是相對安全的、你是具有競爭力的,否則前面的學校一旦被刷下,你就會臨時抓瞎、亂了陣腳,甚至出現高分滑檔、高分落榜的結局,每 年內蒙古這方面的教訓數不勝數。因此,必須把握以下幾點:
第一,認真搜集和整理高校以往招生數據,對每所院校可能的錄取分數進行分析和預測,盡可能挑選與考生實力相當、分數接近的作為備選對象,確保選出的 學校與考生相吻合、能匹配。
第二,備選學校不宜太少,一般以10到20所為宜,而且要對這些學校按照高、中、低三檔分成不同組合,每個組合里面的學校要降次排列。不僅三個組合之間 要有梯度,而且每個組合里面的學校也要有坡度,至于坡度具體是多少,可以因人而異,不能一概而論。
第三,要充分考慮院校與專業之間的關系。若是為了奔名校、專業沒有太多要求,可以適當提高院校層次,動態填報時即使名次靠后些也無妨,只要能擠進院 校門即可;若是為了保專業,職業傾向明確,那就要適當降低院校層次,確保有較多的分數余量和比較靠前的名次,以在專業錄取中不要被調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