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成績的揭曉,每一批次的志愿填報、錄取都是伴隨著無數的考量和等待。在填報志愿時,有些同學拿著尷尬的分數顯得無比后悔,責問自己為什么當初沒有細心一些多考幾分,導致現在落得個高不成低不就、進退兩難的境地。這些“尷尬”的考生,究竟上三本還是去復讀?
有明確目標和計劃的考生可選擇復讀
專家認為,這類“尷尬”的考生,他們的高考成績大致分為兩種:第一類考生的成績剛過一、二、三本分數線,屬于僥幸過線,第二類考生的成績與一、二、三本分數線相差幾分到幾十分。第一類考生如果填報志愿,要不抱著打擦邊球的心態選擇一所和自己成績同等批次的學校,要不選擇一所比自己成績低一個批次的學校。結果無非兩種:服從調劑去學一個自己沒有興趣的專業或者滑檔,進入下一個批次的錄取。第二類考生如果填報志愿,只能按自己的成績去選擇相應的學校。
志愿填報后的一次次刷新,檔案狀態的一次次變更,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在高考錄取如此嚴峻的形勢下,分數集中在二本線左右的考生們,他們在讀三本和復讀之間來回徘徊,后有的考生經過慎重的考慮選擇了復讀,決定再給自己一次重生的機會。其實根據目前的社會大環境來看,他們的選擇也不無道理。如果選擇復讀,從經濟角度來講,復讀一年的成本大致是一萬八千多到兩萬五左右,考進一本、二本院校后,四年學費算下來大約是三萬左右。根據種種考量,如果考生的復讀意愿強烈,有明確的目標和計劃,建議考生復讀,用一年的汗水給自己一個更好的未來,也給含辛茹苦的家長一個交代。
高三一年已盡全力的考生可直接上三本
復讀學生分數段還是比較寬的,從二本線到高職線之間都有,復讀與否主要跟學生自我實力認知和心理預期有關,比如,一直學習成績不錯,目標是上一本中的好大學,結果高考發揮失常,只比二本線高了十幾分。報志愿時又發現這個分數很難上好的二本院校,只能報省內或省外在地級市的院校,心理落差太大,難以接受,就毅然決然地復讀了。
專家表示,三本院校是自負盈虧的獨立學院,學費較高,師資力量和重點實驗室等與公辦一本、二本大學還是有差距,對于高三一年學習并不是很刻苦、沒有充分挖掘自己潛力的學生,建議復讀。對于高三一年已經盡力、高考發揮也沒出現重大失誤的學生,可以直接選擇上三本。
如果決定復讀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
這幾年復讀的學生很多,大概都是集中在300分左右到二本線這個分數段之間的學生。同時,也有少數文化課基礎不差,只是由于高中階段疏于自我管理等原因而導致高考分數在300分以下的學生、少數分數雖然過了二本線但卻因為滑檔與自己心儀的大學或專業的錄取線尚有幾十分差距的學生。
專家認為,自律性差但文化課基礎不算差的考生,通過補習學校嚴格的管理和精細化的輔導,成績可以很快提高。平時成績很好但高考發揮失常,通過補習學校專業人士的心理素質調整,也可以較快恢復狀態。考分不是很高,但自己有強烈復讀愿望,尤其是有改掉不良習慣的決心,經過規范,這部分學生也可選擇復讀。
當然,復讀有風險,因為有了一次失敗就有了恐懼感,如果決定復讀,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堅定信心,充滿斗志,復讀需決心,更需毅力。定位合適,腳踏實地。切忌浮躁,要習慣更深層次的思考,這樣復讀效果才會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