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徒制:培育大國工匠之路
近幾年,“現代學徒制”在國內職業教育界的“名頭”越來越響。作為在中國產業歷史上具備悠久傳統、在國際上驗證有效、在現代職業教育中特征鮮明的培養方式,“現代學徒制”把職業院校與產業企業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協同合作培育產業適用、企業急需的技術技能人才。中國的相關試點工作已經在全國范圍鋪展開來,其中校熱企冷、制度缺失、區域差距大等問題也日益顯現出來。
太原鋼鐵(集團)近日宣布,成功研發“筆尖鋼”,百億支圓珠筆有望安上“中國筆頭”。人們在稱贊之余不禁感慨:中國制造要實現美麗“蝶變”,急需培養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作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重要抓手之一的現代學徒制,教育部試點已近一年半,效果如何?是否尋找到了現代學徒制的本土化之路?能否撐起我國邁向制造強國的人才需求?
在沈陽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全新職業教育實訓場地,學生們正在學習。
現代學徒制讓職業教育少走彎路
“師傅教導我,對待客戶一定要熱情、耐心。我每天要對上百個人微笑,在這個過程中,我練就了銷售人員的必備能力。幾個月后我就被安排到汽車銷售崗位學習。”張曉宇是北京市商業學校2015級汽車營銷專業“現代學徒制班”的學生,她的職業理想就是做一名優秀的汽車銷售員。她的師傅王誼是一家4S店的網絡銷售負責人,“我時常觀察她,發現她學習認真,而且虛心、不懂就問,所以她進步很快。”王師傅期待張曉宇能早點畢業,為企業注入新鮮的血液。
北京市商業學校副校長邢連欣介紹,該校2015年起開設現代學徒制班,第一期有16個同學,與8個高端汽車品牌店的16名優秀師傅形成一對一的師徒關系。因為效果好,目前已有幾個學生被企業“選中”。
現代學徒制是當前國際公認的職業院校教育教學的主導模式之一,在德國等制造業強國得到了普遍推廣。在德國,500人以上的大企業參與學徒制的高達91%。在英國,現代學徒制已成為實施國家技能戰略的重要途徑,并提出要讓學徒制成為培養技能技術人才的主流選擇;2009年歐盟中等教育層次注冊學徒370萬人,另有570萬學生參加了企業培訓;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等國家也都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現代學徒制,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經費保障體系。
2016年12月2日,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王揚南在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經驗交流活動上表示,“之所以重視和推動現代學徒制,是因為它可以使職業教育少走彎路,具有很強的探索性和突破性,和企業發展有非常高的切合點,對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至關重要。”
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在校企合作實訓中心進行LED路燈裝配。
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之路逐漸清晰
2015年,我國正式拉開現代學徒制試點的大幕。
教育部遴選確定了165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其中試點地區17個,試點企業8家,試點院校127所,試點行業協會13個,共計1878家企業、370所院校、535個專業。2016年,教育部又組織專家對試點單位的任務書進行了審核,終有163家通過審核備案,1家試點單位的任務書未通過審核,1家單位主動申請放棄試點。
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在44個專業中選擇了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機電一體化技術等5個專業作為試點專業,分別對應了北京市高端裝備制造、城市軌道交通等產業。
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與深圳百果園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現代學徒制特色學院——百果園學院,學生入學即可獲得企業員工身份。通過校企聯合培養,很多學生畢業后成為百果園門店店長,或者通過入股門店成為合伙人。
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與天津海鷗表業集團有限公司積極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培養出近百名高素質、高技能的鐘表人才,十余名畢業生還走上了海鷗集團技術管理崗位。
機械工業教育發展中心對接“中國制造2025”戰略,搭建協同創新平臺,促進工匠精神和技術技藝的代際傳承,加快人才資源向人力資本和技能積累轉化。各試點單位在現代學徒制的探索中“各顯神通”。
教育部首批確定的試點牽頭單位分為四種類型:地區、行業、企業、學校。目的在于,希望不同類型試點能夠充分發揮牽頭單位的優勢,分別從政策、行規、運行、管理等方面為實施現代學徒制探索經驗。運行一年多以來,中國特色現代學徒制之路逐漸清晰。
寧波市北侖職業高級中學機電專業學生在吉利汽車現代學徒制班輪崗實訓。
“校熱企冷”現象亟須改變
“現代學徒制歸根到底是一個校企合作的問題,校企共贏是現代學徒制能夠有效運轉的基礎保障。從職業的角度看,現代學徒制有利于發揮企業辦學的主體作用,真正實現校企雙主體育人。但是,大部分企業并沒有發揮好育人主體的作用,或者發揮得不夠。”教育部職成司高職發展處處長林宇坦率地說。
從工學結合改革,到訂單聯合培養,再到現在的現代學徒制,我國職業教育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探索從未停歇,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撐。但是“校熱企冷”的現象也一直存在。“在現代學徒制試點過程中,我們就發現試點企業在校企協同育人方面表現被動,人才成本分擔機制缺失,參與專業課程體系建設、專業教學內容改革與教材開發的積極性不高。”林宇說。
163家獲得備案的試點單位中,有102家試點合作企業沒有經費投入,其余61家試點的合作企業承諾投入資金共13237.62萬元,只占全部項目總資金的22.09%,企業積極性顯然還不高。
當前我國還缺少一整套與現代學徒制相匹配的機制、規則、標準,而這正是教育部試點的目的所在。林宇認為,“傳統學徒制只是師帶徒,但被職業學校教育的發展沖垮了。近年來西方興起的新型學徒制,一個特點就是傳統學徒制與學校教育相結合。我們推行的現代學徒制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學徒制,是符合當下我國國情特點、切實推進產教融合、拉近職業教育與勞動用工制度距離的現代學徒制。在各國職業教育法律法規不一樣的情況下,關鍵在于以有效的手段解決當前的主要矛盾,而不是機械照抄國外的現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