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推動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北京市教委、天津市教委、河北省教育廳日前聯合印發了《京津冀教育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明確提出,今后將優化提升教育功能布局,推動基礎教育優質發展,加快職業教育融合發展,推動高等教育創新發展。
(圖片來源于網絡)
行動計劃提出,高水平配置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資源,北京市從中心城區引入優質教育資源,加快建設一批優質學校,帶動提升區域整體基礎教育品質。不斷加強教育設施布局規劃建設,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布局,全面增強津冀教育資源承載能力,提升公共教育服務、產業人才支撐服務與科技創新服務水平。
在基礎教育方面,繼續推動京津優質中小學(幼兒園)采取教育集團、學校聯盟、結對幫扶、委托管理、開辦分校等方式,與河北省中小學(幼兒園)開展跨省域合作辦學。支持有條件的在京部委屬高校到天津市、河北省與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協作,共建附中、附小、附幼。落實京津冀教育對口幫扶項目,特別是助力河北省10個深度貧困縣精準脫貧。深入推進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校(園)長掛職交流,試點三省市教師資格、職稱職務互認。
在職業教育方面,依托職業教育集團促進院校服務能力升級。在鞏固已有跨省職教集團(聯盟)基礎上,共建實訓基地,建設京津冀職業教育對接產業服務平臺,推動職業院校、職教園區與產業聚集區融合發展,協同提升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水平。根據產業鏈需求,重點建設一批職業教育專業群,推進跨省市中高職銜接,對跨省就讀的職業教育學生在免學費、助學、培訓補貼等方面逐步實行同城同等待遇。
(圖片來源于網絡)
在高等教育方面,深化京津冀高校聯盟建設,探索培養方案互通,開展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教師互聘、學生交流和短期訪學。鼓勵京津冀高校發揮學科互補優勢,開展協同創新攻關與成果轉化應用,為地方政府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推動高校創新支撐服務城市空間布局和產業集群發展,共同推動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應用型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