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2018年,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張立新對我國技工教育、技工院校人才培養工作做出重要指導。張立新司長深入各地技工院校調研考察,了解技工院校人才培養,學校發展等各方面情況。不僅如此,邁入2019年,張立新司長對職業能力建設的目標任務作出明確指示。
1、大國工匠和戰略科學家并列高技能人才重視前所未有
第一,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高技能人才的重視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第二,高技能人才政策供給和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近年來,黨和國家先后出臺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提高技術工人待遇、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可以說基本構建了高技能人才的政策制度體系,完善了頂層設計。
第三,高技能人才工作成效是不斷提升的。
2、將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每人每年4000元以上財政補貼
從政府工作層面來講,人才的發展主要涉及到培養、評價、使用、選拔、激勵這樣幾個環節。首先,我們還是要加大培養培訓的力度,要在源頭上解決技能人才來源不足、質量不高的問題。國家已經出臺了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構建了面向城鄉全體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
我們從明年開始在全國各類企業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這是我國在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方面的一個重大制度變革,改變了過去傳統的師帶徒的形式,實現了企業、院校、培訓機構聯合培養、工學交替、雙師帶徒這樣的方式方法。
國家從財政資金上對每個學徒每年都給予4000元以上的財政補貼,賦予企業從職工教育經費中列支培訓經費這樣的政策。
與此同時,我們還改革技能人才的評價制度。在減少職業資格許可認定的基礎之上,下一步要廣泛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證制度,充分發揮社會化、市場化作用,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發揮第三方評價機構作用,為廣大技能人才提供評價標尺。
3、總結世賽、積累經驗為國家培養行業領軍人才
一是要行使和發揮好主基地的管理和協調職責。
二是要精準把握世賽規則、標準和要求。完整掌握比賽的內容、規定的設備設施,確保訓練的內容標準與國際比賽完全一致。
三是要科學、刻苦全方位訓練選手。從知識、技能、體能、心理等各方面下苦功夫訓練選手。
四是要做好日常集訓的回顧分析總結工作。要為長遠發展做準備,通過參加比賽,認真進行總結分析,為下一屆積累經驗,為國家培養和儲備一批行業領軍人才。
4、深化改革 創新模式是技工院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法寶
一是要加強領導,將校企合作基本辦學制度貫穿技工院校工作始終。校企合作作為技工院校的基本辦學制度,是關系技工院校生存發展的重要環節。
二是要強化內涵,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只要我們抓住人才質量這個核心,在經濟轉型升級、技能人才普遍大量短缺的形勢下,我們一定居于校企合作的優勢地位,有眼光、有見識、有長期打算的企業一定會紛至沓來,優質人才一定是“賣方市場”。
三是要著眼全局,服務區域和產業發展。技工院校能否在當地和行業內立足,能否得到重視和支持,關鍵在于我們能否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發展,并發揮應有作用、作出重要貢獻。
5、發揮企業培養主體作用完善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
一是要完善有利于人才創新的培養機制。要加快落實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各項政策措施,大規模開展創新創業培訓,提高廣大技能勞動者的創新創業能力。
二是要完善有利于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要把創新能力、創新創造成果納入技能人才評價體系,改革完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加快建立職業技能等級制度。
三是要完善有利于競相成長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要進一步做好高技能人才評選表彰工作,推動提高表彰獎勵層次。
四是要完善有利于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要加大職業技能競賽工作力度,發揮以賽促學、以賽促評、以賽促用的作用。
6、爭金奪銀不是終目的
從加入世界技能組織到參加世賽爭金奪銀,到取得金牌榜和獎牌榜雙料第一,再到成功申辦世賽,這些都是階段性目標。我們的終目的是通過參加世賽,提升國家影響力,借鑒國際經驗,提升技能人才培養水平,改變社會觀念,提高各方重視程度,形成崇尚技能的良好氛圍。
經過四屆世賽的積累,技能領域的滾動發展優勢已經形成,今后要持續放大‘世賽效應’,進一步推進技能強國建設。不以金牌數量為第一目標,取得與國家實力相當的成績即可,重點還是要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引導全社會崇尚技能,鼓勵青年人投身技能。
7、充分發揮民辦技工學校的優勢
一是專業建設要定期規劃、研發,要著眼中長期目標,不斷打造先領行業、先領世界的特色專業;
二是充分發揮民辦技工學校的優勢,堅持校企合作的辦學特色,向更高層次技工院校邁進;
三是以世界技能大賽的標準和規格,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推動技能人才培養和選拔;
四是積極參與配合部、省、市開展的美食大賽,提升行業影響力,提高社會認可度。
8、充分發揮受表彰的高技能人才的作用
人才的使用是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人才的主要目的。人社部將指導各地、各行業部門,建立以技能大獎和技術能手獲獎者為帶頭人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鼓勵各地、各行業創新工作方式,建立高技能人才工作室,舉辦各種形式的高技能人才主題活動,為受表彰的高技能人才參與高新技術開發、同業技術技能交流以及絕招絕技和技能成果展示等創造條件。
鼓勵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要,探索建立高技能人才帶頭人制度,充分發揮受表彰的高技能人才在解決技術難題、技術革新和技術攻關、崗位培訓、帶徒傳技、崗位練兵、技術技能大賽以及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實施精品工程項目等方面的示范引領作用,激發其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其奉獻感、榮譽感和自豪感。
同時,人社部將定期組織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交流活動,搭建同行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提高平臺。
正如張立新司長所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感覺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和作用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可以說迎來了技能勞動者的春天。”
對于2019年,職業能力建設工作的目標任務,張立新表示:
推進一項專項計劃:繼續實施高技能人才振興計劃,全年建設80個左右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100個左右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加強新技師培養培訓。
實施兩項重大行動:一是大力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力爭2019年培訓學徒25萬人左右。二是深入推進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發揮政府、市場、用人單位等多元主體作用,建立健全以職業資格評價、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和專項職業能力考核為主要內容的技能人才評價制度。
實施三項重點工程:一是實施技能扶貧工程,深入開展技能脫貧千校行動,力爭全國技工院校年招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4萬人,二是實施技工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在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專業建設、教材建設、教學改革、師資培養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大幅提升技工教育辦學質量和技能人才培養水平,三是實施技工教育援助工程。
組織四項重大活動:一是全力做好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集訓和參賽工作;二是加快推進第46屆世界技能大賽籌辦工作;三是舉辦“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四是舉辦2019年中國技能大賽。
大國重器離不開大國工匠,技能人才作為我國人力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產業發展的基石。進入新時代,技工教育和職業培訓事業大有可為,技工教育和職業培訓發展任重道遠。
技工院校要借機借勢借力發揮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首要作用,取得新的突破,再上新臺階!院校師生更要對自己“高看一眼,厚愛一分”,緊跟政策腳步,明確發展方向,全力裝備自己,成為大國工匠,國之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