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開同學之間距離的,不是錢,而是選擇。”你一定聽說過這句話。
秋招在即,又有一批大學生面臨艱難的選擇:
如何選擇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這個問題和高考志愿一樣令人頭疼。
行業、崗位、公司該怎么選?希望今天的這篇文章能夠對即將秋招的你有所幫助。
關于行業
一個好的行業,可以讓你事半功倍。
成熟期的行業確定性更高,但對于求職者可發揮的空間也會更小,工作同質化而導致的可替代性也可能會更高。因此在offer抉擇的時候,第一步應該做的就是去看一看這個offer所在的行業,是否符合求職者的職業規劃。
更具體一點,求職者們可以問這樣一些問題:
這個行業是否是我可以從事一輩子的事業?這個行業10年后會是什么樣子?我又將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那么什么行業最受應屆生歡迎?什么行業就業景氣前景最好?
到底有哪些行業可以選擇?Star君搜集了一些報告,希望可以給你一些參考。
1、薪資情況
薪資可以說是應屆生特別關注的因素。
《2020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報告》數據表明,排名實際薪資榜前三崗位分別是醫院/醫療/護理、計算機/互聯網/通信、生產管理/研發,月薪分別為11000元、9269元和8273元。
不過,與實際薪資相比,畢業生的期望薪資更高。這也是很多應屆生的“通病”,就是對行業的實際情況并不了解,所以在求職的時候會有落差。
如果對行業的實際情況都不了解,又怎么“入對行”呢?
2、行業需求
受疫情影響,2020年春招季相當數量的企業放慢了招聘步伐。
其中,崗位收縮程度最大的是金融行業,特別是互聯網金融相關領域,應屆生招聘需求較2019年同期下降超過50%。
機械制造領域逆勢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防護產品的需求明顯增大。
*來源于Boss直聘研究院
不想去機械制造?可以關注一下新興行業哦~
2020年春招季,戰略新興行業中面向應屆生的崗位規模較去年同期普遍有提高,應屆生崗位占比也高于全行業平均值。
隨著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新基建”熱度提升,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商用5G等領域成為關注核心,而這些行業對應屆生也較為友好。
*來源于Boss直聘研究院
如果你比較關注行業競爭力的話,可以看看智聯招聘發布《2020年大學生就業力報告》,其中分析了應屆生就業景氣較好的10個行業。
*CIER指數大于1時,表明就業市場中勞動力需求多于市場勞動力供給,就業市場競爭趨于緩和,就業市場景氣程度高,就業信心較高;當CIER指數小于1時,說明就業市場競爭趨于激烈,就業市場景氣程度低,就業信心偏低。
高校畢業生就業景氣較好的行業排名與全國基本一致,但是排名略有差異,分別是中介服務、教育培訓、房地產建筑、互聯網電子商務、保險業等。
其中醫藥生物工程在疫情背景下,表現出較好的就業形勢。
對比2019年,可以發現圖片中基本所有的行業,就業景氣都在下降,充分說明了2020年的就業情況有多嚴峻。
2021屆畢業生一定要抓住校招這個大好機會,避免走社招哦~
關于崗位
就算是再熱門的行業,如果你只是個邊緣部門的人,那么以后的發展機會也不一定很好。所以在行業之外,我們還應該關注具體職業的發展。
職位方面可以分成短期和長期的因素。
短期來說,我們在入職的時候獲得的職位、薪水以及福利,是我們抉擇offer的關鍵因素。
在其他條件相似的情況下,選擇待遇更好的offer是一個理所當然的舉動。
但如果考慮到更加長期的因素,事情就沒有這么簡單了。
長期需要關注的有三個因素:晉升空間、具體職能、公司架構。
晉升空間是看未來在待遇、頭銜等方面的上升空間,上升空間越大,路徑越清晰越好;
具體職能則來源于工作描述,描述越細致,越表明公司是真的需要這一職能,求職者才能真的為公司的發展做貢獻,不至于被拋棄或者落下;
公司架構,則是看這一職位設置是否合理,是不是公司內部的核心職位,與其他職位是否有重疊性,有沒有可能在某一天被取消等等。
這些長期因素沒有待遇這樣的短期因素明確,但因為切切實實的影響到了個人發展,而顯得尤為重要、不能忽視。
從期望就業崗位來看,畢業生更青睞于技術、財務/審計/稅務、行政/后勤/文秘、運營等崗位。
可惜的是,應屆生想去的崗位,前景并不一定那么好。
智聯招聘對各個職業的就業前景也做了統計。
從圖中可以看到就業景氣顯著提升的職業就是保健/健身/美容/美發類,可以看到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大家對美和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而中介服務、醫藥、教育培訓等行業的CIER指數仍然占據前列,說明這一類行業的崗位空缺仍然很多,競爭力沒有那么大。
另外脈脈研究院也整理了2019年各城市的熱招崗位基本都集中在IT互聯網領域。可以看到出現頻率較高的兩個崗位是開發工程師、產品經理。
在互聯網領域,設計與運營人才求職壓力位居前列,算法人才供不應求。
相比而言,運營崗是非常受歡迎的崗位,但是因為門檻較低的的崗位,所以競爭更激烈,想要脫穎而出,一定要掌握運營的核心競爭力,才能贏得面試官的“芳心”。
關于公司
疫情之后,很多企業遭受了一次重大洗牌,潮水退去,誰在裸泳,一目了然。
對大學生來說,選擇公司就是選擇學校,公司的口碑、品牌、環境、文化、產品服務等等,都是我們在為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一站,挑選合作伙伴時必須要考慮的。對于公司信息的收集,建議大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公司自己披露的信息:公司的官網和年報等。
公司往往會把自己的文化、愿景放在公開的渠道,求職者可以了解這個公司,是否是一個愿景相似,可以互相成就的環境。
同時,公司公開的合作伙伴、客戶以及每年股東大會發布的公開聲明,都是判斷一個公司財力和實力的重要依據。第二個方面是來自外界更加客觀的聲音。
比如“看準網”和“知乎”兩個平臺,這里會有一些現任員工和往期員工對公司的評價,可以幫助求職者了解員工眼里真實的公司。這一方面的聲音格外重要,單純的聽取公司的描述是有一定風險的。因為確實存在公司過于美化自己和招聘崗位。
在和一些前輩交流的時候,也聽過很多有趣的說法:黃埔軍校=留不下來;廣闊平臺=競爭積累;學習機會=無薪加班等等。
有時候人才的流動也能體現出對企業的偏好。
互聯網行業人才的“圈內流動”特點十分明顯,主要企業的人才來源與去向均仍為互聯網公司。相比而言,許多傳統行業正加速破圈,視數字化轉型為出路所在。
百度一直被稱為互聯網界的“黃埔軍校”,脈脈往年的《人才遷徙》報告也表明,百度一直在給其他互聯網企業輸送人才,2019年也一如往常。
而2019年,京東也成為了新的人才輸出大戶,華為、美團點評、滴滴出行和搜狐搜狗等,都是京東人才流向的主要公司。
2019年,字節跳動和拼多多也是黑馬般的存在。
最后:
很慶幸你看到了這里,這說明你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
歸根到底,工作選擇就是一個自我與社會不斷磨合、互惠互利的過程。個人可以獲得技能增值、生活改善、精神富足,社會則可以持續發展、優勝劣汰,但你必須接受挫折、失敗、充電、提升。
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因為它是個人和社會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它會影響但不會決定你的發展方向。
不論結果好壞、境遇如何,真正掌握未來的只有你自己。
職技云學堂,職業技能提升平臺!
在職深造 給自己一個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