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雙高計劃”)對提升學校治理水平提出明確要求,教育部等九部門日前印發的《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對提升職業教育治理水平也做出具體部署。作為高水平學校建設單位,我們要精準把握黨中央關于管黨治黨、辦學治校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健全體制機制,切實提高學校治理水平。
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切實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國家舉辦的高等學校實行中國共產黨高等學校基層委員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必須堅決貫徹執行。
一是切實加強學校黨的建設,按照黨的十九大要求,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徹其中,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
二是對照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教育部黨組印發的《高校黨建工作重點任務》,健全黨建工作體系,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下功夫。
三是認真貫徹《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高校黨組織“對標爭先”建設計劃的實施意見》要求,構建體系化黨建工作格局。校黨委要做到“六個過硬”,院(系)黨組織要做到“五個到位”,基層黨支部要做到“七個有力”。
四是在建立健全“七重”黨委決策機制上下功夫,支持校長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建立健全黨委會議事決策規則、校長辦公會議事決策規則。
五是建設高素質黨委班子,尤其是在忠誠擔當、學習研究、開拓創新,求真務實、勤勉清廉上下功夫,努力把隊伍帶起來,使學校黨委成為領導學校持續快速健康高質量發展的戰斗堡壘,以切實提高管黨治黨、辦學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重視和加強學術委員會的建設
切實提高學術治理能力和水平
學術委員會是我國高校在“黨委領導、校長負責、教授治學、民主管理”治理體制下,實現教授治學的重要組織載體。《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第四十二條明確規定,“高等學校設立學術委員會”;教育部2014年印發《高等學校學術委員會規程》強調,“健全以學術委員會為核心的學術管理體系與組織架構,并以學術委員會作為校內最高學術機構,統籌行使學術事務的決策、審議、評定和咨詢等職權”;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中也明確了同樣的要求。
結合國家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結合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職業教育內涵建設和特色發展的具體情況,重視和加強學術委員會建設,必須擺上“雙高”建設和辦學治校的議事日程。
一是充分認識學術委員會在高等學校治理架構中的重要地位。切實加強學術委員會的建設,充分發揮學術委員會在濃厚學術氛圍、規范學術權力、推進學術民主、激發學術活力、推動學術繁榮、提升學術水平、促進學術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二是規范學術委員會的運行。按照學校章程和《高等學校學術委員會規程》,制訂符合學校特點和實際的學術委員會工作規程,明確委員資格,尤其要在規范運行上下功夫,統籌學術事務的決策、審議、評定和咨詢等工作。
三是統籌協調好學術權力與各方面的關系。堅持學術組織在黨的領導下開展工作這一基本原則,協調好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之間的關系,協調好以學術委員會為載體的教授治學和以黨委書記、校長為代表的教育家治校以及廣大教育工作者治事之間的關系,切實把學術發展工作推向縱深。
建立健全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推進和落實科學決策民主決策
為依法保障教職工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和監督,完善現代學校制度,促進學校依法治校,教育部于2011年印發了《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規定》,明確了學校教職工代表大會的運行規范和工作要求,其中第七條詳細列出了教職工代表大會的八項職權。近年來,全國總工會、教育部等部門在諸多文件中都強調,推進學校民主管理。應該說,建立健全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是貫徹民主管理和教職工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必須不斷加強。
一要充分認識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性。發揮其在教職工當家作主、行使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權力,匯集教職工民智民意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這將有利于實現黨委意志提升為全體教職工的意志,從而實現科學決策和民主決策。
二要規范教職工代表審議的內容。建立“1+1+1+x+y”必上教代會審議制度,其中的“1+1+1”指校長工作報告、學校年度財務預決算報告、工會工作報告,“x”是指關于學校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y”是指事關教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問題。同時建立章程執行情況報告制度,有條件的還應建立學術委員會向教職工代表大會報告學術發展制度。
三要重視教職工代表的提案工作。提案是教職工代表行使民主權力、傳遞民智民意、表達管理和維權訴求的重要方式,教代會要圍繞學校改革發展和師生員工切身利益,廣泛公開征集服務發展、促進就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的意見。確認為正式提案的,要認真做好督查落實;明確為建議的,交有關部門作為工作參考。
四要切實加強教代會執委會建設。教職工代表大會作為一項制度,要長期堅持并有效發揮作用,必須建立教代會執委會,作為教代會的日常工作機構。執委會須加強自身建設,抓好教代會各項工作的落實。
提升學校治理水平,涉及的問題很多,如內外關系的協調,各項機制之間的統籌,校院兩級管理的推進,跨專業、跨學科組織的協同,章程、制度、標準的建立等,都十分重要。“雙高”建設學校要加強以章程為核心的制度建設,在黨的領導下,努力尋求政治權力、行政權力、學術權力、民主權力和發展權力的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切實把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到實處,努力辦好讓黨放心、人民滿意、師生幸福的高水平高職學校。
作者:周建松
內容來源:《中國教育報》